公司介紹

頤和園品牌,主營行業休閑娛樂、生活服務、旅游景點。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原名青邑園,建于公元1750年,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青邑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重建,兩年后更名為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養老場所。從那時起,頤和園成為紫禁城以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現代歷史和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1898年,光緒皇帝在頤和園仁壽殿會見了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了變法問題;變法失敗后,光緒長期被禁在園內的玉蘭堂;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頤和園再次被洗劫,1902年清政府重建;清末,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坐在這里聽政府,發布命令,接待外賓……。

頤和園于1924年開放。頤和園是中國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頤和園融合了傳統造園藝術的偉大成就,充滿了中國皇家園林的壯麗氣勢和自然趣味,高度體現了雖然是人造的,但它是自然開放的的造園標準。萬壽山和昆明湖構成了其基本框架,占地300.59公頃,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公園里有100多座景觀建筑,20多座大小庭院,3000多座古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古樹1600多棵。佛香閣、長廊、石坊、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公園的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末慈禧和光緒從事內外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慈禧、光緒、后妃居住的地方是以樂壽堂、玉蘭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由長廊沿線、后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后澄清散志、休閑娛樂的園林游覽區。在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建筑起源于湖岸的云輝玉石牌樓。經過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于是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層上升,貫穿青瑣壯麗。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占山面湖,統領全園。蜿蜒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絲帶,縈繞南北,橫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各異。在遼闊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個島嶼屹立不倒,寓意著神話傳說"海上仙山"。看耕織圖片,柔桑拂面,晨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這里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野味。蘇州街與前湖一水相通,酒幌臨風,店鋪熙熙攘攘,仿佛置身于200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協其趣。昆明湖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船、栩栩如生的銅牛、知春亭等景觀建筑。

多年來,頤和園管理辦公室以文化園為宗旨,以精神五意識六一流企業文化領導員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保護、管理和研究,以景觀環境、景觀、古代文物、植被景觀為頤和園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步伐,投入大量資金恢復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歷史文化環境,恢復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建設國內園林體系中最先進的文昌庭院博物館。

頤和園于961年3月4日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積累、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和卓越的保護管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2000年成功通過國際標準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和研究走上了標準化、科學化、法律化的管理軌道。近年來,頤和園先后獲得了第一批國家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第一批國家AAAAA許多榮譽稱號,如等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