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第2年
公司介紹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品牌隸屬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人代表是楊校長,發源地在湖北省武漢市,創立于1948年,主營行業教育培訓、休閑娛樂、培訓、生活服務、財經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始于1948年武漢,是以經濟學/法學/管理為主的人文社會科學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經濟、法律、管理、哲學、文學、歷史、科學、工程、藝術等九個學科,是國家211工程大學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大學。學校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于美麗的南湖水邊,首義校區位于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歷史底蘊深厚,發展穩中求快。學校前身為1948年的中原大學。1953年,在全國高校調整中,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在中原大學財經學院和政法學院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中南財經學院與中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干校、武漢大學合并為湖北大學。1971年,湖北大學改名為湖北財經學院,文革期間,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1月,學校經湖北省批準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成為恢復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的大學之一。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湖北財經學院以財政部和湖北省為主。1984年12月,中南政法學院在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的基礎上恢復重建,歸司法部領導。1985年9月,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2000年2月,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成立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大學行列;2011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大學行列。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簽署正式協議,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學校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學院、經濟學院、財稅學院、金融學院、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外語學院、新聞文化傳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碩士中心)(MPA中心)、統計與數學學院、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文蘭學院、知識產權學院MBA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韓新媒體學院等20所學院。

培訓體系齊全,教學質量優良。全日制本科生2萬余人,碩士生7000余人,博士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1萬余人,每年來華留學生400余人。學校以經濟、法律、管理三個學科為主,多學科交叉整合、協調互動,通過優勢學科、品牌專業、優質課程、優質教材、講師形成人才培訓合力。

本科專業5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 2011年,學校成立了創業學院,近年來實施了400多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計劃和300多個校級項目。實施2000多個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責任感強,社會服務深厚。學校始終堅持科研與現代化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研究咨詢政治和教師服務功能。學校科研工作建立了不屈不撓(即基礎研究追求深度、應用研究接近現實)的發展戰略,牢固樹立基于湖北、面向全國、獨特、積極服務的理念,發揮學科優勢,建立金融政治法律思想數據庫,努力打造中心崛起的智力服務品牌,形成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法律建設、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模式。

對外交流活躍,國際化水平高。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學校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關系。學校與韓國東西大學合作舉辦視覺交流設計(動畫游戲方向)和電影(圖像內容方向)本科教育項目,是教育部與亞洲大學合作的類似專業項目。學校與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合作建設孔子學院,與美國石溪大學、德國漢堡大學、法國里昂、日本大學、冰島大學、芬蘭拉普蘭大學、臺灣臺北大學、格拉斯哥大學、西喬治亞大學、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法國雷恩商學院有聯合項目,在我校深造的留學生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基礎設施完善,辦學條件優良。學校占地2800多畝,建筑面積110多萬平方米,是開通校園網絡的百所高校之一。圖書館有780多萬本圖書和460多萬本電子圖書;會堂可與專業劇院媲美,單元學生公寓相繼矗立;學校運動場曾是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主要場館和主要場館,也是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場館;校園里綠樹成蔭,湖光燦爛,風景優美。

6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30多萬各級各類學生。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大量畢業生已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高級領導干部、學術精英和商業巨頭。

未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將抓住機遇,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