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cdn.yixianpinpai.com/uploadfile/202212/18/woirmp23srn.p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品牌隸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人代表是陶智,發源地在北京市,創立于1952年,主營行業教育培訓、休閑娛樂、培訓、生活服務、名校、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大學,早期航空航天大學,綜合科技/開放式研究型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于1952年,由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大學組成。它是一所新的中國航空航天大學,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分為學院路校區和沙河校區,占地3000畝,總建筑面積超過170萬平方米。
近年來,學校努力提高學校領域和模式,大力推進學科形勢一體化發展,不斷優化創新人才培訓體系,積極推進優秀教師建設,加快科研創新轉型發展,務實開展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進學校條件和民生改善,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突出成績。綜合辦學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進入國內高水平大學方陣,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學科繁榮,特色鮮明。現有30所學院,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藝等10個學科。學校突出學科基礎地位,構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醫學與工程相結合的學科體系,形成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學科生態。在航空、航空、動力、信息、材料、儀器、制造、管理等學科領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形成了航空航天和信息技術兩個優勢學科群。
學校名師云集,人杰地靈。截至2017年3月,在職教師3876人,其中專職教師2478人,教授、副教授1880人,博士學位比例79.3%。
學校培養良才,立德育人。截至2017年3月,全日制學生30642人,其中本科生15596人,碩士研究生9336人,博士研究生4492人,留學生1218人。學校堅持美德培養人才的基本任務,突出人才培養中心的地位,將培養頂尖人才與加強愛國主義責任相結合,培養知識創造、人才培養知識,努力培養理想、世界、真實的人才。推進大類招生,擴大專業自主選擇,突出厚基礎、個性化、導師制、小班培訓,完善學分制。推進通識教育和學院教育,充分發揮華羅庚班、吳大觀班、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高等工程學院、中法工程師學院的輻射作用。建設三位一體的知識學習、能力實踐和國際交流課堂,加強跨學科實踐、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實踐。研究生教育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機制,實施優質學生聚集、優質課程體系建設、國際交流深度拓展、多方合作教育、優秀創新激勵分類、優秀導師隊伍建設等行動計劃,努力打造重創新、強能力、高的人才培訓質量品牌,探索大型飛機班、發動機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擁有6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教學團隊、1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和33門精品課程。擁有6個人才培訓模式創新試驗區、5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教學團隊、1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和33門精品課程。人才培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出現了大量以北京航空航天1號、北京航空航天2號、北京航空航天3號探索火箭為代表的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北航成立65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學術精英、工業人才和治國棟梁,為國家主流行業和骨干單位輸送了18萬名優秀畢業生,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近六年來,北航有18名校友當選為院士。
學校服務國家,銳意創新。學校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強基礎、前瞻性和戰略高科技研究,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與產業、大學、研究和應用深度融合,建立優秀的科研團隊,擴大科研總量。學校突出自主創新,加強協同創新,積極搭建創新平臺,組建大團隊,承擔重大科研項目,不斷涌現重大科技成果。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服務國家的戰略能力,在航空動力、關鍵原材料、核心部件等瓶頸領域取得突破,直接應用于國防建設。學校牽頭設計開發的某型無人機定型,執行重要任務。學校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協調增長《Nature》《Science》等待期刊發表文章的突破。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與航空、航天、發動機、船舶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建設首都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打造環北航知識經濟圈。實質性擴大醫療工作者交叉,在北京房山竇店建設醫療工作者交叉創新研究所,在北京南部建設醫療硅谷,批準大數據、腦智能、生物醫學工程、醫療三個北京先進創新中心。圍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建設青島國際科教新城、合肥科學城、成都國際創新港,在祖國寫論文。
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融合。通過實施“UPS國際發展戰略構建了北京航空航天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和平臺,形成了多方向、多層次、廣泛的開放模式,有效提高了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與國外近200所高校、一所研究機構和跨國公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加入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俄工程大學聯盟等國際聯盟和學術組織。一批國際合作平臺,如中德軟件聯合研究所、中英空間科技聯合實驗室、中法聯合實驗室等。實施全球校園計劃國際人才引進模式初見成效,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
學校文化教育,傳承創新。學校實施文化校園建設計劃和大愛潤航工程,繼承創新北航精神和開放、包容、務實的北航文化。注重文化教育,以航空航天博物館、音樂廳、藝術博物館、學校歷史博物館、藝術優雅花園、真實創意享受空間、永曼劇院、藝術空間等文化場所為載體,感動北京航空航天、我愛我的老師、北京航空航天講堂、學校藝術家/作家計劃,開展各種形式、健康、優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了傳統的繼續品牌、典型的引導品牌、文化景觀品牌和文化營養品牌,在全國高校中發揮了探索和示范作用。教育部社會科學中心編制的《中國美育年鑒》系統介紹了北航美育實踐和文化育人典型案例,篇幅近3萬字。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rz.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sl.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cx.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yz.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da.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zzy.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vip.png)
![](https://s.cdn.yixianpinpai.com/company/skin/default/zz_yx.png)
![](http://www.57zj.cn/api/qrcode.png.php?auth=https%3A%2F%2Fwww.57zj.cn%2F%2Fbrand%2Fyx_1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