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喬丹,不知道大家腦海里浮現的是哪一個喬丹,真的是喬丹碰上喬丹,傻傻分不清楚。大洋彼岸的喬丹與中國喬丹體育打了長達八年的官司在昨天終于落下帷幕。
最高人民法院對于此前爭議頗大的美國AIR JORDAN品牌狀告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做出終審判決:中國喬丹敗訴,25類商標和圖形被撤。
品牌故事
喬丹體育誕生在1984年的福建省晉江市陳埭溪邊,是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喬丹體育是由成立于1984的福建省晉江縣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發展而來,當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丁老歲,正是喬丹體育目前實際控制人丁國雄的父親。而后引入了丁加芳、丁加泰、楊雪英三位新股東,也就是丁國雄妻子丁也治的兩個弟弟和母親,改制設立了福建喬丹。2009年12月22日,福建喬丹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喬丹體育。
隨著球星喬丹不斷取得輝煌的戰績,喬丹體育的名聲也越來越響,公司不斷壯大,成為中國運動服飾行業領先品牌,加盟贊助各種賽事,甚至成為了國際籃聯FIBA全球特許產品官方合作伙伴。
美國喬丹Jordan Brand是NIKE旗下的一個品牌,是Nike旗下的一個子公司,隸屬于NIKE公司。
在喬丹以選秀首輪第3位被芝加哥公牛選中的那個年代,鞋業巨頭有阿迪達斯和匡威,NIke的地位的地位非常窘迫,他們發現了喬丹作為球員身上潛在的商業價值和經濟價值,斥巨資簽下喬丹,剛好喬丹的經紀人也在為喬丹尋找球鞋贊助商。雙方一拍即合。
nike設計師在位自家跑鞋airsole做宣傳的時候靈感突現,決定為喬丹打造一條專門的生產線,以Air Jordan作為喬丹的個人品牌。從此,球鞋文化圈里的一個神話開始書寫了。
與此同時,中國喬丹體育的名聲越來越大,直至傳到了大西彼岸的喬丹本人那里,自然遭到不滿。2012年邁克爾喬丹本人便向中國法院提提起訴訟,控告中國喬丹體育有限公司侵權。
喬丹表示,該公司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使用他的名字。同時,中國喬丹體育注冊使用的商標也會造成公眾對產品來源的誤認,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并以此申請撤銷對上述商標的注冊。
對此,喬丹體育方面的代理律師則認為,喬丹本人的姓氏為JORDAN,這和QIAODAN相比有很大不同。此外,JORDAN只是美國一個普通的姓氏,很難認定中國喬丹體育與邁克爾·喬丹本人存在必然聯系。雖然喬丹本人擁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但這并不代表他的姓氏在產品商標方面擁有特權。
為了勝訴,喬丹體育的律師甚至在法庭上向法官陳述稱,中國喬丹體育的LOGO中的人拿的是乒乓球拍而不是籃球,因此喬丹體育并沒有侵權。
最終, 最高法認為商標沒有體現喬丹個人特征,不具有可識別性,不構成損害肖像權。Air Jordan在一審二審中接連敗訴。
令人覺得有趣的是,喬丹體育或許是嘗到了甜頭,在2017年的時候竟然主動狀告喬丹本人的品牌AirJordan,認為他們損害了自身品牌的名譽,索賠110w的精神損失費……
同時,在二審敗訴后,Air Jordan再度作為申請人向最高院申請再審,在收集了一系列新證據后,請求最高院:撤銷被訴裁定以及一、二審判決,判令商標評審委員會對爭議商標重新作出裁定。
經過最高院審理后,被訴裁定、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應予撤銷。
至此,長達八年中國喬丹侵權案畫上句號。然而,對于喬丹體育注冊已滿5年的商標并沒有任何影響,也就是說,雖然喬丹體育敗訴,但是對喬丹體育的主要商標沒什么影響,甚至可以說不痛不癢。
雖然說對商標影響不大,但是對喬丹體育本身的傷害確實極大的。
在于Air Jordan膠著的這8年里,喬丹體育本身元氣大傷,“山寨”、“假貨”、“蹭熱度”等詞不斷的被扣在頭上,其真正的品牌價值也在不斷縮水,原本的喬丹體育還能和李寧安踏等一眾中國一線運動品牌并駕齊驅的它早已經被擠出市場。
在打官司期間,也讓喬丹體育錯過了2012年前后IPO的時間窗口,喬丹體育一成為行業一二梯隊沒有上市的公司。在安踏體育、李寧等品牌都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喬丹體育沒法進行資本運作,遲遲沒有上市。錯失擁抱資本的機會,喬丹體育打了顆“非常昂貴的擦邊球”
發展歷程
1984年 成立福建省晉江縣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前身)
2000年 更名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 建立營銷網絡管理旗下5000多家旗艦店
2007年7月,喬丹體育成為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運動裝備獨家贊助商以及第中國十一屆冬季運動會合作伙伴及運動裝備贊助商
2008至2010年,喬丹體育連續三年成為中央電視臺籃球賽事轉播合作伙伴
2009年 成為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北京、河南、黑龍江、吉林、新疆、陜西、貴州、重慶、前衛等省級代表團合作伙伴及運動裝備獨家贊助商
2009-2010年 簽約蒙古、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三國奧委會,成為三個國家奧委會的合作伙伴
2010年 成為國際籃聯FIBA(全球)特許產品官方合作伙伴
2012年 前NBA巨星邁克爾喬丹已經向中國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喬丹體育
對于擦邊球以及抄襲行為,消費者其實都看得清楚真切。在品牌創建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依靠誠信經營,提高產品品質及質量。抄襲,山寨行為看似是走了捷徑,但從長遠來看終會成為品牌發展的絆腳石,是一種短視行為,希望喬丹體育能夠看清這一點,痛定思痛,通過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和高品質的產品來重新獲取消費者和市場的信任。
![喬丹](/uploadfile/202211/28/1562486301.png)
喬丹
喬丹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