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求美者享受美麗時依然能夠回歸生活”|專訪周紹龍

小小自媒體里有他大大的夢想

c6bddea50f5242ddb84804cccf31650f2.jpg

美容大師采編人員與周紹龍博士的話題是從譚秦東醫生事件開始的。周紹龍博士毫不避諱自己的情感傾向,他認為作為一個醫生,天生就要有一種使命感和擔當。與譚秦東醫生一樣,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周紹龍還在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平臺。

在周紹龍博士的自媒體平臺上,沒有傳統商業IP打造的慣用套路,也沒有對自己自吹自擂的夸張介紹。在他樸實的文字里,他力圖向讀者傳遞客觀、真實的醫美行業信息,努力向自己的粉絲傳達宣講他對整形、醫美的理念。

周紹龍博士說:“雖然我日常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在自媒體這片自耕地中,我有一個大大的夢想。縱觀整個醫美行業,其實是一個外表光鮮但暗流涌動的江湖。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求美者、醫生都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一方面,求美者無法甄別正規醫療機構和正規醫生,很容易上當受騙;另一方面,技藝精湛的醫生,卻不得不因為行業的種種負面信息而為黑診所、假醫生來買單。”周紹龍博士想通過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發出自己作為醫生的聲音。

周紹龍博士并不認為自己是行業的清流,他說自己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現在的行業生態出了問題,如果身處這個行業,大家都做默不作聲的沉默者,那么行業又如何能自我清潔正本清源?我做自媒體,就是從一個醫生的視角,為整個醫美行業的向善向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是我作為一個醫生的擔當。”

打造小而美、專科化的醫美機構

6005be68347c43268f9efb5a69b31a9b4.jpg

“專業”是周紹龍博士在訪談中經常提及的一個詞。在他看來,業務素質和技術水準,同樣也是醫生最大的擔當。也正是在專業的理念驅動下,周紹龍在自己的醫美創業實踐中,把自己的醫美機構定位為具有“小而美、專科化”的特色。

他說:“醫美整形涉及面非常廣泛,但是作為醫生而言,自身的學習經歷和技術特色都不可能完全涵蓋所有求美者的需求。追求建設成大而全、綜合化的醫美機構,顯然不符合醫美整形行業的規律。

周紹龍博士認為,醫美整形雖然屬于整形醫學范疇,但求美者與傳統意義上的病人在需求上還是有所不同。綜合化的醫美機構,勢必造成求診流程的繁瑣、項目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如果一味追求建設大而全的綜合化醫美機構,求美者不僅在求美過程中的隱私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求美者所做的項目服務質量也很難與專科化的醫美機構相媲美。

在周紹龍博士的醫美機構中,他極力在細節上做到極致,努力為求美者提供優質的求醫體驗:從導診咨詢,到診室的環境設置;從接送求美者到術前準備安排;每一處細節的打造目的都是為求美者營造輕松、優雅的求醫氛圍。

周紹龍博士這樣詮釋小而美和專科化:小是指人員構成簡單,機構科室聚焦;而美則是指機構內擁有行業內知名的技術大咖,在這里求美者能獲得優質的醫療美容服務。求美者由行業內頂尖的技術大咖親自操刀,力圖讓每一個手術都能達到求美者心中的需求。

整容不必與生活沖突,讓美回歸生活常態

2662fc9374674587a84482b567f53a9a3.jpg

外表謙和儒雅的周紹龍博士,其實在骨子里是一個頗為固執的人。作為一個醫生,他對自己的專業看得比天還大。在獲客極為困難,行業引流成本高企的當下,周紹龍卻立下了鐵規矩,對三種求美者的求醫需求,堅決不接:

求美者提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需求,不接。

求美者希望達到的預期,如果對身體存在明顯的危害,不接。

求美者如果明顯排斥自己的專業意見,堅持不配合醫生的建議,不接。

周紹龍博士說,自己的“三不接”并不是說自己多有個性。而是作為醫者,他要對求美者也要對自己負責。醫療美容是嚴肅的醫學行為,容不得半點任性和胡鬧。任何醫療行為,醫生都要認真考量其潛藏的醫學風險和倫理風險。這是所有醫生應該始終堅守的底線。

周紹龍博士認為,求美者在求美的同時,一定要兼顧能否回歸到正常生活。如果化妝就能夠遮掩的瑕疵,就不要動刀進行整形;如果微整能夠解決問題,就不要堅持一定要大動干戈。醫學美容是為了讓求美者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而不是以犧牲生活質量為代價。

他說,每次看到過度整形的案例,他的心中都特別不是滋味。他曾經在今年年初接診過一個鼻整形失敗的求美者。這位求美者在找到他之前,鼻子已經做了六次開刀手術。周紹龍認真為她檢查后,遺憾地告訴她:“過度的手術,已經讓鼻小柱再也經不起任何手術了。”求美者當聽到他的這句話后,當場感情就失控,在他辦公室求美者整整哭了一個多小時。

不舍三尺講臺,為醫美行業培養后繼者

c52aab98535e45f89e279edb81b7b4cc1.jpg

在行業內經營多年,盡管技能與名氣與日俱增,但周紹龍還是被深深的無力感所充斥。優秀人才的稀缺、行業倫理的缺失,使得醫美整形存在大量灰色地帶。要想徹底扭轉行業亂象,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只有從源頭抓起,在醫美人才求學階段便被引導樹立精益求精、德技雙馨的醫美價值,才能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對行業進行凈化。

為了實現自己為醫美行業做點事的初心,周紹龍博士毅然選擇了在高校擔任教職。不同于其他人擔任教職,只是為了在自己的履歷上增添一筆亮色。周紹龍博士每年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精心為學生準備課程并經常奔赴高校駐地進行講課。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在他們進入行業之前,如果遇到一個認真負責的引導者,那么他們所交出來的畫卷,將會更加令人值得期待。而我就愿意做這樣的引導者。”在三尺講臺之上,周紹龍將醫美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動態帶給學生。在每次講解中,他都能結合自己豐富的經驗與課堂理論有效結合起來,因此他的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

周紹龍博士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會白費。星火傳薪,必將燎原。在這三尺講臺之上,他認為,自己播種的是醫美行業未來的希望。

周紹龍博士就是這樣一位至誠至性的醫者:對于顧客他稱她們是自己精心雕琢的天使,面對每一個求美者他都會以最好的狀態,為她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對于學生,他用諄諄教導言傳身教為他們的專業和理念夯實堅實的基礎。他說,這是一個醫者的擔當。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