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于一個激變的時代。
當人們的口袋隨著經濟的騰飛逐漸鼓了起來,思維的火花便也如火山般噴發。
爭議隨之而起。
有人說,世道變了,財富成了衡量成功的標準;
也有人說,思想進步的滯后,讓人迷失了自我;
而鄒其芳說,滯后的不止是思想,還有國人對于口腔健康的關注和認知。
2018年的今天,鄒其芳在口腔醫療領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的傳奇經歷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16歲做起了泥瓦匠,一做就是近10年;25歲考入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人人羨慕的端著鐵飯碗的衛生局翻譯;兩年后卻主動辭職,加盟中美史克公司,員工編號第4號,開始了與醫療行業不解的情緣;工作六年后,鄒其芳已經做到了當時中國人在外企的最高職位,卻毅然決定赴美攻讀MBA,后赴美國信孚銀行任職;1998年不惑之時,回到北京創業,如今他的口腔醫院及診所已開遍全國。
1999年,北京國際大廈誕生了第一家瑞爾齒科診所,鄒其芳用行動正式發出了一封挑戰書,一封致力于改變國人口腔健康狀況,讓每位國人笑得更自信的挑戰書。青春、活力、激情、熱血、甚至有些莽撞,和同期許多創業企業一樣,鄒其芳的瑞爾集團也深深地打上了屬于那個時代的烙印。但瑞爾無疑是幸運的,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春風,得益于社會消費升級,更得益于鄒其芳敏銳獨到的戰略眼光,瑞爾在那個桀驁不羈的年代生存了下來,聚集人才、厚積薄發,隱忍、等待,日復一日。
盡管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盡管世界衛生組織將牙齒健康確定為人體健康十大標準之一,但時至今日國人對于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仍然遠遠落后于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據統計,美國人均年口腔醫療花費在200美元以上,而同期這一數字在中國為9美元,看似巨大的市場規模背后,其實隱藏了許多不易察覺的風險。
國人似乎天生排斥甚至恐懼看牙,于是,“牙疼得不行了再去看”成了絕大多數時候的選擇。同時,口腔病癥不易察覺,即使發覺,對于患者來說治療優先度不高,加上相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導致了口腔疾病的就診率非常低。大背景下,任何盲目搶占市場,企圖快速瓜分這塊大蛋糕的行為注定無法走到最后。鄒其芳意識到,只有當國民的口腔健康意識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時,中國口腔醫療的市場才能真正打開。于是,瑞爾在成立的頭10年只新增了十余家醫院和診所,堅持用心經營每一家門店,堅持自營,堅持把高水準的口腔醫療服務帶給每一位顧客。正是這一系列成功的戰略決策,為之后的蓬勃發展和品牌擴張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和社會基礎。
正確的順應市場變化的發展策略與方向,讓瑞爾收獲頗豐,19年來,瑞爾集團已從最初的一家診所,發展成為擁有兩大品牌“瑞爾齒科”、“瑞泰口腔”的專業口腔醫療連鎖機構,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廣州、廈門、成都、重慶、西安、寧波、青島、濟南、長沙、無錫等地開設百家直營診所和醫院,累計為顧客提供了逾600萬次專業、領先、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品質口腔醫療服務。
19歲,花樣年華,意氣風發,正如19歲的瑞爾集團,如今,這個中國民營口腔醫療巨頭面臨著又一個歷史性的節點。2017年8月的瑞爾集團D輪融資發布會上,鄒其芳宣布:到2025年,在全國開設1000家診所和醫院,讓全國人民都能享受到瑞爾帶來的高品質口腔健康服務,而今年則是這項宏偉目標實施過程中的開局之年。與此同時,瑞爾也面臨著客戶年齡下沉、消費需求升級、以及國家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一系列的機會和挑戰。歲寒知松柏,疾風知勁草,當這一切終究過去,破與立的背后,呈現在眼前的,應該就是一個無堅不摧的瑞爾集團了吧。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從創立之初不被看好,到成為國內民營口腔醫療行業的領跑者,瑞爾靠的是對價值觀和客戶理念的堅守和高品質服務的保證。十九年的跌宕起伏,從潛心蟄伏到快速擴張,瑞爾充分認識到,只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尊重市場,持續創新,不斷完善,才能把握歷史所賦予的機會,為更多的國人帶來自信地微笑,這也是這個不斷激變的時代給予瑞爾的歷史使命。
瑞爾十九年
今日再起航
任時光荏苒
愿你我如初
祝瑞爾集團19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