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品牌故事


在中國,估值10億美金以上的互聯網獨角獸中,創始人為女性的屈指可數;如果再把標準提高一點,估值30億美金以上的互聯網獨角獸中,女性創始人可能只有一個,她叫胡瑋煒——摩拜單車創始人、總裁。

胡瑋煒出生于1982年,今年將滿36周歲。在創辦摩拜之前,她曾是資深媒體人,先后在《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商業雜志》等媒體擔任汽車記者,一干就是10年。

2014年對于胡瑋煒來說,是人生重要轉折點。這一年,她從記者轉型為創業者,創辦了摩拜,從此步入了開掛的人生。


胡瑋煒多次在對外的演講或采訪中表示,她創辦摩拜的初心是希望通過技術創新結合新型商業模式,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讓自行車回歸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置身于今天中國的創業環境里,胡瑋煒對自己創業初心的解讀多少有點理想主義。實踐證明共享單車又像過去的團購、o2o等概念一樣,硬生生被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者們做成了典型的風口項目:創業者蜂擁而入,資本拼命砸錢,短暫的瘋狂過后,“死傷”無數,一地雞毛。

[page]

共享單車又是一個剩者為王的游戲。所幸的是,胡瑋煒和她創辦的摩拜經過一路廝殺,成為勝出的兩輛自行車之一;不幸的是,一旦上了創業的戰車,只要公司一直廝殺前行,創始人的挑戰就沒完沒了,看不到盡頭,胡瑋煒也不例外。

摩拜和ofo被投資人期待已久的“合并”至今未遂;而仍處于大量燒錢階段的他們,最新一輪融資遲遲不見落地;被無節制投向市場的巨量自行車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而且以及觸及各地城市管理者的紅線;更關鍵的是,騰訊、阿里、滴滴等巨頭們又各懷心思,任何一種舉動都可能改變行業格局。


有媒體形容說,共享單車行業目前已經形成“死結”。面對這個焦灼的局面,胡瑋煒作為一個創業者,似乎聲音和力量都是渺小的;這已經不是哪一個創業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改變的現狀。

那么,下一步,胡瑋煒必須面對的是什么?她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文藝女青年創業

“我希望我像一個機器貓一樣,當我想要一輛自行車的時候,我就能從口袋里掏出一輛自行車騎走。因為在大城市里面,可能我無數次從地鐵站出來,在高峰期的時候根本打不到車。我可能會坐一輛黑摩的,但是非常危險。那個時候我就特別希望有一輛自行車。”胡瑋煒在一個公開的演講中說,這是她在2014年時做夢都在想的事情。

[page]

這話聽起來富含感性、想象力甚至浪漫主義。胡瑋煒是雙魚座,透過她的創業經歷和公開發言看,可以說,她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自己是典型的雙魚座女生:感性、具有想像力、直覺力強、天真浪漫、認定一件事就執著到底,但這個星座的缺點也同樣明顯,比如容易不切實際。因此,外界稱胡瑋煒是“文藝女青年”也不無道理。

胡瑋煒公開的創業故事充分體現了一個文藝女青年、雙魚座女生的性格特點。

2014年11月的一個晚上,胡瑋煒牽線把一個叫陳騰蛟的汽車設計師介紹給易車創始人、出行領域知名投資人——李斌。陳騰蛟彼時要創業,打算做一款顏值高、智能助力的自行車,目標消費者是個人。但李斌對個人自行車不感興趣,他認為更有意思的是做一個可以隨處都能借,手機掃碼就能走,騎一次手機上付一塊錢,用完隨處停的自行車項目。


李斌還給這種自行車項目取了一個名字叫 mobike(mobile 和bike的合成詞),中文名“摩拜”,是頂禮膜拜的諧音。李斌還設想這種自行車可以一夜之間布滿北京,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陳騰蛟對李斌這個主意不置可否。他已經聽過類似的思路了——產品免費、賣服務,但他沒聽說有哪家創業公司這樣可以賺到錢。于是李斌轉向胡瑋煒,他說:“胡瑋煒不如你去干吧。”

這就是胡瑋煒創辦摩拜的開端。

創辦摩拜后,胡瑋煒曾對媒體表示,“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和企圖心的人,但如果我心里有一個想法,它就像種下了一顆種子,然后它就會不斷地發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話,我可能會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這件事情。”

2014年底,胡瑋煒的創業難題很快就來了。胡瑋煒最初對摩拜自行車的構想是:這輛車從剎車皮、車架到座椅彈簧都不會在日曬雨淋里出現任何部件上損壞、蝕銹,輪胎不用打氣和補胎,車鏈子不會掉,更重要的是,車需要上一把聯網的智能鎖,能接受移動通信網絡的信號和軟件后臺交流,能接受指令開鎖,報告上鎖,定位,同時還要在四年時間里不斷自動充電。

[page]

這近乎苛刻的條件幾乎嚇退了所有自行車生產商,沒有哪家自行車廠愿意給胡瑋煒生產她想要的那種四年都不用修的自行車。

陳騰蛟在預估了項目的難度后,帶著一個設計團隊離開了摩拜,胡瑋煒被迫成為了“光桿司令”。次年6月,陳騰蛟創辦的輕客電單車面市,而胡瑋煒依舊沒能造出摩拜單車的模型。

為了設計出符合自己構想的單車,胡瑋煒幾經反轉,陸續請了多位設計師設計摩拜單車的最初模型。最終在2015年夏天,開云汽車創始人王超為胡瑋煒帶來一個手工打磨拼合而成的單車模型。半年后,摩拜單車量產上線,于上海試點,2016年9月進軍北京。


除了在設計上的執著,胡瑋煒還堅持摩拜自建自行車生產工廠。在早期摩拜單車資金短缺時,胡瑋煒一度靠借高利貸來維持自有工廠的建設。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那是瘋狂的舉動,彼時她已經是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需要承擔家庭的責任。

如今,摩拜單車不僅建設了年產能500萬的自有工廠,還與富士康合作建立了獨立生產線。

猶如硬幣的兩面,雖然自建工廠屬于重資產做法,但也有它的優勢:自有工廠為摩拜單車在自行車質量上提供了保障,降低了運維成本。據互聯網分析師唐欣的調研,ofo的損耗率大概是20%,而摩拜的損耗率大概在10%。另外,摩拜單車在自有工廠生產的一些特殊零部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壁壘。

不過,隨著共享單車企業的陸續倒閉、押金風波的不斷擴散,人們也開始質疑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面對外界質疑,胡瑋煒表示“不care”,她接受媒體采訪時的一句回應——“失敗了,就當做公益”曾燃爆了整個互聯網創投圈,引發巨大爭議。有人說胡瑋煒是真性情,也有人表示難以置信這句話是出自一個用了2年就把企業從0做到100多億估值的80后創業者之口。

這之后,胡瑋煒在極客汽車峰會上對此事進行了澄清,她說“失敗了就當做公益的意思有點被媒體曲解”。

但縱觀胡瑋煒創辦摩拜以來的對外的發言,她沒少談情懷,也許她所言即所想,但在這個務實的創業環境里,她的“情懷論”容易給外界留下不夠務實的印象。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