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

力三月、魅力女掌門”,本周我們度過了“女神節(jié)”,各位女神們添置新衣了嗎?《品牌故事》今天為您帶來和女神新衣有關的故事,而打造者也是近兩年全球時尚圈里的新女神,她們來自于中國。一位是從泥土里尋找靈感的馬可,她創(chuàng)立的品牌是“例外”和“無用”;一個是從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元素的王陳彩霞,她聞名于世界的品牌是“夏姿陳”。

馬可,長春人,原蘇州絲綢工學院在全國首開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yè),馬可就是首屆15名時裝設計及表演專業(yè)學生中的一員,1米7的個子在模特兒中并不算高挑的。進入到大學的馬可顯現(xiàn)出了良好的文化功底,而她對于服裝設計的濃厚興趣及天賦也表露無遺。雖然主修的是服裝設計與表演,但她畫的服裝設計效果圖是班上最好的,作品一點不比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同學差。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1

有一次教授給全班布置了制作飾品的設計作業(yè),其他女孩子基本上都選擇了珠子來制作,唯獨馬可選擇了木片、竹片和麻繩來完成,色系搭配到位,而且放棄了縫紉機,完全用手工去完成,讓人耳目一新。

1993年大學畢業(yè)后,馬可拒絕了分配的單位,來到廣州一小型服裝公司。1994年,23歲的她以《秦俑》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至今仍是金獎選手最年輕的紀錄保持者。而幫助馬可完成獲獎作品《秦俑》的就是她后來的丈夫,例外女裝如今的董事長毛繼鴻。1995年,馬可推出“例外”服飾。這個名字,源于她認為“衣服不應該是膚淺的”。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2

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毛繼鴻發(fā)現(xiàn),那時的中國服裝市場盡管品牌繁多,但屬于國內(nèi)原創(chuàng)的設計品牌不多,占據(jù)主流的大多是“洋貨”。而原創(chuàng)設計品牌定位低,高端品牌極少。毛繼鴻決心,要設計出國內(nèi)的高端服裝品牌,以30元萬元資金與馬可一道成立了公司。他們分工明確,毛繼鴻負責市嘗營銷,馬可負責設計,一心想做出有思想的作品。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3

1996年冬天,“EXCEPTION例外”正式在廣州上市,沒錢租店面的創(chuàng)始人把第一批大衣放在了北京和廣州的小店寄賣。北京的那家叫做“素人店鋪”的店里,從晚上6點到9點,就售出了6件!馬可永遠記得當時人們看到例外衣服時候的驚奇的眼神,因為在那個年代,例外的風格對大家來說,就是個意外。這讓馬可更堅定了創(chuàng)作的方向:做有思想的服裝!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4

得到認可后,毛繼鴻和馬可開始品牌和渠道兩頭走:不斷參加國際性時裝展會,提高品牌影響力;導入直營和特許相結合的營運模式的國際先進品牌經(jīng)營系統(tǒng)。這些策略被證明是成功的。此后,諸多名人慕名訂購“例外”演出服裝。馬可之所以可以獲得許多中國藝術家們的青睞,這樣源于她真正懂得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她懂得藝術家們內(nèi)心對時尚的需求。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5

馬可的搭檔毛繼鴻確實是一個商業(yè)頭腦很好的創(chuàng)始人:2008年,毛繼鴻就在全面收縮店鋪數(shù)量的同時,把衣服價格提升一倍,全面走高端路線。可惜,共同創(chuàng)業(yè)且在各自領域才華橫溢的夫妻兩人,在取得了耀眼的社會地位之后,卻在十年前悄悄離婚了。而一直沒有孩子的馬可曾把“例外”品牌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已不得不割舍掉對“例外”的愛。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6

馬可與毛繼鴻離婚之后,于2006年創(chuàng)辦“無用”品牌,定位為高端定制服飾,沒有專賣店。“無用”這個名字暗示老子思想中無為的哲學概念。2007年2月,35歲的馬可作為中國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級時裝周上開發(fā)布會的設計師。

“無用”品牌引發(fā)了轟動,原因在于馬可的創(chuàng)作方式,她把純亞麻制成的服裝埋在泥土里近半年,讓它們汲取土地的芬芳和色澤,然后取出來運到巴黎,讓非專業(yè)模特的外國人穿上在時裝周上展示。你能想象嗎?許多平凡人穿上帶著泥土的衣服,走在巴黎的T臺上,那是怎樣一番場景?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7

讓人們領略一種拋棄了奢華回歸自然、回歸歷史的創(chuàng)作,這就是馬可想要的。此后,馬可在國內(nèi)、香港、法國拿獎拿到手軟,還曾獲得2009年世界杰出華人設計師榮譽。多年前,著名導演賈樟柯以設計師馬可的“無用”服裝為題材的紀錄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紀錄片獎,倡導中國消費者告別盲目追求國外奢侈品牌的歷史。

品牌故事:女神新衣背后的秘密 馬可&王陳彩霞8

藝術家們最愛的中國設計師馬可相信,真正的奢華不在價格,而應在其代表的精神。她認為設計師在社會上承擔社會良知的角色,必須誠實正直,不去推動浮華之風,不為利益名譽出賣靈魂。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以及網(wǎng)友投稿,本網(wǎng)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nèi)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