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

提到 " 銀箭 " 這兩個字,很多車迷一定想到了奔馳,確實,從上世紀 30 年代開始,因為 " 特殊原因 " 而刮去車身漆面的奔馳賽車成了賽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是是否知道,在二戰前的時光里,有一家德國車隊對奔馳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這就是汽車聯盟。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2

 第一臺中置后驅賽車 V 型 16 缸 " 管風琴 "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3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4

提到 " 中置后驅 " 這種車身布局方式,我想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平日里見到的超跑大多是這種布局方式;電視里一級方程式賽車也是中置后驅的布局。這種布局方式的優點相當多,首先它是目前比較合理的前后軸重量分配方式,更容易達成前后軸載荷 1:1 的效果,另外發動機中置,傳動軸不需要太長,傳動效率高。至于缺點,對于家用來說,這種車身布局方式幾乎沒有儲物空間。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5

究竟是誰想到中置后驅這種形式,目前說法不一,并且找不到實物來佐證,不過第一輛中置后驅的賽車確實有證可考,這就是汽車聯盟的銀箭 type A。這輛車的來頭不小,我們先從它的品牌開始說起,這就是汽車聯盟。

 都是四個圈,本是共根生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6

提到汽車聯盟可能你有些陌生,二戰后,這家公司由于工廠和注冊地均為蘇聯控制地區,因此所有的資產都被扣押或者罰沒,但是當你看到汽車聯盟的標志時你肯定覺得眼熟,這不就是奧迪嘛!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7

確實,汽車聯盟這家公司就是由當時的奧迪(Audi)、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組成," 四環 " 的造型象征了原來的私家公司肩并肩、手挽手前行的形象。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8

這里面還有一段軼事,這四家公司中,奧迪和霍希的創始人均為奧古斯特 · 霍希,奧古斯特在 31 歲時離開了奔馳創業,親手打造了霍希品牌。但是在隨后的日子里,股東們和奧古斯特的意見相左,由于兩邊都說服不了對方,奧古斯特決定離開自己的公司另起爐灶。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9

于是,在 1909 年奧古斯特創立了 " 奧迪 " 品牌,由于霍希公司先下手為強地注冊了一大堆與 " 霍希(Horch)" 相近或相似的名字,所以奧古斯特為新公司的名稱很苦惱,比較后由合伙人菲肯徹爾正在上學的兒子提出不如叫 " 奧迪(Audi)",因為霍希(Horch)德文本身的意思是 " 聽 ",而拉丁文的 " 聽 " 則念作 " 奧迪(Audi)". 實際意思是一樣的,但奧迪更響亮更干脆。

 一家獨大不如相互競爭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0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1

品牌的問題解決了,究竟是誰設計的這款車呢?正是費迪南德 · 保時捷,這里還有個小插曲,之所以找保時捷的原因是因為他與希特勒私交甚好。當時作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推動 " 人民的汽車(大眾甲殼蟲)" 和 " 德國高速賽車 " 兩個計劃,后者是每年撥給奔馳 50 萬馬克作為經費用以研發賽車。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2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3

汽車聯盟不愿意看奔馳一家獨大,也想分一杯羹,恰巧自己的車手漢斯 · 斯圖克(Hans Stuck)在一次打獵中偶遇希特勒,并且交談甚歡。于是,漢斯和保時捷一起先去拜見希特勒,并說服他把款項一分為二,分別給了奔馳和汽車聯盟。結果你能想到了,本來奔馳到手能有 50 萬馬克直接被攔腰斬了一半,從此汽車聯盟就成了奔馳的眼中釘肉中刺。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4

1934 年開始,汽車聯盟和奔馳持續較量,兩家包攬了其中大部分的獎項,在賽場上見到比較多的就是兩個品牌的 " 銀箭 " 在爭奪冠軍。從 1934 年開始到 1937 年,汽車聯盟從 type A 升級到了 type C,而奔馳從 1934 年開始使用 W25 一直到 1937 年才換 W125,1938 年開始,由于規則的變化,汽車聯盟和奔馳又分別研發了 type D 和 W154。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5

希特勒臨時分一杯羹給汽車聯盟讓奔馳很惱火,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打元首臉,奔馳開發了新賽車 W25。這輛車有意思的是,當時對參賽車的重量要求是 750 公斤,結果 W25 超重 1 公斤,為了減重把它車身的漆全刮掉,漏出了銀色金屬底色,奔馳銀箭因此得名。刮了漆的 W25 正好 750 公斤,不然的話就沒有后面在賽場上和 type A" 斗法 " 的故事了。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6

還是說回 type A 這款賽車,當時由 " 山地賽之王 " 漢斯 · 斯圖克(Hans Stuck)駕駛,首次面世即在柏林的阿瓦斯(Avus)賽道上輕松打破了世界極速記錄。此后,斯圖克駕駛這輛賽車席卷賽場,先后在歐洲 GP 汽車大獎賽(F1 比賽的前身)、德國公路賽以及爬山賽(Hillclimb)等賽事中奪得了 7 個冠軍,成為場地賽和山地賽的雙料冠軍。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7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8

1934 年到 1935 年,奔馳的 W25 可謂順風順水,特別是 1935 年,奔馳的 W25 型賽車取得了十個大獎賽當中的九個冠軍和五個雙料冠軍。但到了 1936 年,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奧迪的 " 銀箭 " 發展到了 type C 型號,是系列里比較強的一款,V16 發動機得到全面強化,在機械增壓的幫助下,比較大馬力達到了 550 匹。這一年由于 type C 太過強勢,只讓奔馳僅有一次機會站上領獎臺。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19

1937 年,奔馳為了應對汽車聯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開始著手研發 W125 賽車。W125 是在 W25 的基礎上優化了底盤結構,從而讓車手更容易控制賽車,從實際的效果來看,W125 確實有能和 type C 匹敵的資本。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20

從 1938 年開始,由于規則的限制,對參賽車輛的排量進行規范,增壓發動機排量不得超過 3 升,自吸發動機不得超過 4.5 升,但是對于氣缸數量并沒有要求,于是汽車聯盟和奔馳分別拿出來 type D 和 W154 這兩款車,前者由 V16 縮減為 3.0 升 V12 機械增壓,而 W154 也換裝了 3.0 升機械增壓直列 8 缸發動機。

兩個銀箭相愛相殺 汽車聯盟與奔馳的故事21

到了 1939 年,歐洲汽車大獎賽僅僅舉辦了一場比賽,之后因為二戰的原因被迫中止了賽事。二戰結束后,雖然兩家都因為戰爭的原因而元氣大傷,但是相比起汽車聯盟所有技術資料被銷毀、有形資產被罰沒來說,奔馳反而是幸運的,但是對于車迷來說,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的比賽中,我們只能看到一個 " 銀箭 " 的身影,以至于如今談起 " 銀箭 " 賽車,更多的人只想到了奔馳,而忘了汽車聯盟還有一款 V16 缸的怪物。

來源:網通社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