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眾車企早已達成了共識,布局中國市場似乎已成為跨國車企的頭等大事,而“本土化”的戰略越來越火。
談起跨國車企本土化,深耕中國市場28年的奧迪是首個以國產化車型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近日,奧迪本土化戰略進一步深化。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奧迪變速器廠正式投產,目前,產能為24萬臺,而模塊化的生產模式為廠區在下一階段的年產能提供翻倍的可能。
但近年來,本土化戰略早已不是奧迪的專屬,跨國車企紛紛開啟了競相國產化的浪潮,奧迪的冠軍寶座是否還能夠坐穩?
所謂本土化戰略就是要“入鄉隨俗”,以消費者為核心來占領市場。因此,本土化戰略在中國越來越火的趨勢表明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據大眾集團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其產品在華利潤占到了全球利潤的三分之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本土化戰略正是奪取中國市場份額和獲利的好方法。
國產化是外資車企本土化戰略的重要部分。比起售價高昂的進口車,合資車型由于在中國建廠生產,在售價和產品供應量上有著強大的優勢。也正因為此,奧迪不斷推進本土化戰略:從以國產化車型進入中國市場,到第一款符合中國消費者標準的“加長版”車型,再到推出針對當前中國市場火熱的新能源車等。
但國產化浪潮的來臨似乎讓奧迪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金牌寶座將呈現微動搖之勢,寶馬和奔馳同樣也嘗到了國產化的甜頭,步步緊逼。
據寶馬集團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其國產車型占寶馬在華總銷量的60%以上。目前,寶馬已有3系、5系、2系旅行版等四款國產車型,并計劃在今年達到6款國產車型,未來每年將推出一款全新車型。據了解,包括寶馬X3以及其他一些全新車型,都有望在將來進行國產化。而在不斷地推進國產戰略后,已經擁有C級、E級以及SUV車型GLA和GLC這4款國產車型的北京奔馳也在持續發力。
國產化拉動了銷量的曾長。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寶馬銷量增長8.5%至28.8萬輛,梅賽德斯奔馳的銷量更是激增32%至25.7萬輛。而奧迪銷量增速放緩,同比增長6.5%至33.6萬輛。前三甲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寶馬和奔馳在不斷地搶占市場份額。
除了產品國產化,寶馬、奔馳、奧迪三大豪華品牌都已經在中國設立了本地研發中心,本土化戰略勢頭的發展不相上下。這無疑讓本土化資深的奧迪感到一些壓力。面對銷量增速的下滑,奧迪中國總經理魏永新認為,此次DL382變速器的本土化生產將進一步為奧迪本土化產品注入核心競爭力。
DL382變速器將搭載在即將推出的奧迪A4L等車型,以及奧迪新能源車上。“我們將向中國市場導入更多新能源車型,在新能源戰略上贏取市場的主動權。”魏永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