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終于變成了當年他所討厭的品牌!

8月25日,小米公司發布新品紅米Note4,新的金屬設計和899元定價在如今的千元機市場上,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兒,談不上有多么逆天的吸引力。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小米這次高調的宣布了與中國移動的合作,同時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也大方的做出“年內賣出3000萬臺小米手機”的保證。

小米終于變成了當年他所討厭的品牌!1

中移動“包養”小米

 3000萬是個什么概念?

3000萬是個什么概念?我們可以對比一組國內品牌2015年全年的銷售情況——

 “華為達到1.09億臺(國內市場6300萬臺)

  小米達到7100萬臺,

  OPPO達到5000萬臺,

  vivo達到4000萬臺,

  金立達到3000萬臺,

  魅族達到2000萬,

  樂視移動超過400萬臺。”

可以看出,僅憑借中國移動這一個渠道,小米就可以達到甚至超越金立、魅族2015全年的銷量,對比自家去年7100萬的年銷量也差不多到了半數,如果再加上中國聯通包銷的那1500萬臺,合計4500萬臺的銷量很輕松就達到vivo、OPPO的水準。這么一對比還是挺驚人的,明白為啥小米也要榜上運營商這棵大樹了吧!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時間回到5年前,彼時的“中華酷聯”等品牌主要都是依賴運營商渠道,初出茅廬的小米則憑借著“互聯網手機”銷售模式大殺四方,被認為是傳統模式的“破局者”。理所當然的,小米并不重視運營商渠道,哪怕是與運營商合作推出了合約機,也不過就是敷衍。當時運營商內部是這么評價小米的,小米重視的是電商渠道以及公開渠道,運營商渠道只是不被重視的“小三”。

隨著小米體量的飛速增加,以及其它品牌在電商渠道的崛起,小米的發展空間被限制住,原本雞肋的運營商渠道頓時變的美味起來。早在紅米Note4之前,小米就已經和中國移動眉來眼去,2014年7月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紅米手機,累計總銷量達到2207萬臺;2015年3月合作推出紅米Note,累計總銷量達到2753萬臺;這兩款產品加起來基本上完成了“紅米系列三年1.1億臺銷量”的一半。

我們也很無奈的承認,當年的“破局者”還是邁不過運營商這座大山,迫于生存的壓力,小米長大后無奈的變成了自己過去比較討厭的那種“人”。

小米終于變成了當年他所討厭的品牌!2

是否想起當年的夢想

 大樹底下好乘涼

OPPO、vivo今年的大賣讓更多的品牌“人心思動”,明明配置更高、價格更低的產品卻不如OPPO、vivo那些“低配高價”產品賣得好,更別提賺錢的差距了,一個字,氣死人啦!因此,線上轉線下成為“小米們”的工作重心。

小米有樣學樣的找來三大國民代言人——國民大叔吳秀波、國民女神劉詩詩、國民學弟劉昊然,實力詮釋紅米手機“高品質、可信賴的國民手機”品牌內涵。同時將加速線下實體門店的建設,預計今年內小米之家總數將達到60家左右。然而60家門店相比OPPO、vivo的線下渠道簡直是九牛一毛,好在如今有了運營商這棵大樹。

小米終于變成了當年他所討厭的品牌!3

紅米三大代言人

運營商強大的線下渠道很好的補上了小米的短板,就拿包銷4500萬的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來說。聯通擁有超過3萬家自有營業廳,以及超過1萬家的合作營業廳;移動擁有超過2萬家營業廳,以及10萬家社會渠道門店。比較重要的是,運營商營業廳和合作門店除了一二三線城市外,還能下潛到四五六七線城市,這里的用戶對于購機送話費的運營商定制機還是非常青睞的。

聯想一下OPPO、vivo線下門店促銷員的“秘籍”,腦補得到的運營商門店促銷員應該是這樣的,“劉詩詩/吳秀波鼎力代言”,“十核心處理器,iPhone才兩核,電腦也就四核,就是快”,“雙鏡頭啊,別的機器才一個,兩個肯定比一個好”...

還別說,有了這些賣點洗腦,再加上充話費送手機,很多人就稀里糊涂的買了吧。在手機同質化的今天,渠道為王,“大樹底下乘涼”的小米在銷量上會得到實打實的幫助,重回前三成為可能。說到底,小米傍上運營商這條路沒有走錯,只不過我們少了一個當初夢想開創手機新格局的品牌。當然,競爭這么慘烈,能活著才是真,能賺錢就更好了,夢想?能值幾個錢!

來源:網易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