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一份內部文件顯示,小米今年計劃通過線下渠道在中國銷售5800萬部智能機,達到分析師對小米去年全球線下手機銷量預期的兩倍。
這5800萬部是通過什么線下渠道走呢?路透社拿到的文件顯示,“小米今年計劃通過零售商在中國銷售5800萬部智能機,這些零售商包括蘇寧、國美以及迪信通。”
呼。原來雷軍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的線下創新就是回歸蘇寧國美迪信通?!對路透社拿到的這份文件,蘇寧和國美尚未置評。迪信通營銷經理王玥(Wang Yue,音譯)表示,小米手機將占據迪信通智能機銷量的“一大部分”,但拒絕透露具體數字。
除此之外,知情人士稱,小米還會將“小米之家”商店的數量從20家增加到50家。“小米正嘗試快速擴大線下銷售,但是小米網站依舊是核心業務。”知情人士稱。
分析師預計,在去年小米全球手機銷量中,40%通過線下銷售完成,也就是2800萬部。顯然,如果今年5800萬部的線上目標屬實,小米是寄望線下能承擔起小米今年更大的增長任務。
小米意識到光靠線上,在營銷與銷售上都有比較大的局限性。“小米必須得調整策略,”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分析師詹森·婁(Jason Low)表示,“只通過在線渠道,你無法覆蓋特用戶群,例如農村用戶。”
2015年5月,小米Note在線下渠道首次發售。去年9月,第22家“小米之家”在中關村開業,與此前的“小米之家”不同的是,這家小米之家可以現場購貨。小米總裁林斌表示,未來會考慮在更多城市開設小米之家。
有評論者當時就指出,雖然林斌強調,“線下商城以體驗為主,并非小米的線下零售店。小米的銷售依然以電商渠道為主。”但這也僅僅只是與當下發展階段的小米相匹配。在未來,小米一定會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融合這個點上進行更多探索。
但小米團隊面臨這個自己從未趟過的“線下”,還是有很多猶疑與沒想清楚的地方。
就在前不久,虎嗅采訪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時,后者還表示,小米不排斥做線下,但不會用現有、傳統的渠道方式去做,會用創新的方式去做(目測包括雷軍在內,小米團隊還并沒有想好這種“創新”到底是什么)。小米認為現有渠道模式必然會增加浪費。如果小米走線下渠道,至少每臺成本要增加40%。
他這說的是小米電視,但是類推到小米手機上,整個小米團隊對線下的態度與權衡應該差不離兒。
雷軍本人,在2015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直言,2016年,小米定會大力發展線下用戶群的,但不會采用oppo,vivo這種渠道模式,而是會采用星巴克麥當勞這種加盟的方式,“但是,即使線下銷售,我仍然會保持我的成本定價策略,不會因為線下渠道成本抬高售價”。
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在線銷售模式幫助小米成為2015年中國第二大智能機廠商……但是隨著聯想、華為等本土對手采取了類似的在線模式在中國銷售手機,小米去年售出7000萬部智能機,較預期目標低12%。去年,中國智能機市場也首次出現了增長放緩的情況。
路透的報道稱,分析師表示,由于去年未能完成8000萬部至1億部的手機銷量目標下限,小米的估值已經遭到質疑。分析師詹森·婁(Jason Low)表示,小米與零售商合作能夠阻止手機銷量下滑,但會增加成本。對于小米這家創業公司來說,利潤率很可能已經十分微薄。
但小米別無選擇,只能咬牙走向線下。那么是誰將智能手機率先引向紅海競爭的呢
虎嗅在不久前的2016年智能手機展望里指出,
各廠商對線下的爭奪,必將成為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的重要變數。若小米真按雷軍所言,采用加盟制發展線下,處理成本、線上和線下定價、加盟商利益將是他們必須面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