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神,成就小而美的百年老店

曾經有德國的刀具老字號企業前來日本,希望與東光舍合作,但被東光舍拒絕了,原因是制造方針不同——德國企業采用機械生產,而東光舍堅持手工制作。匠心精神,造就了這家日本企業的百年傳承。

“老手的手腕和感覺是機器替代不了的。”這是日本東光舍的產品信念和不懈追求。

百年堅守,匠心如一。這家日本公司,東光舍通過無止境的技術追求和高品質實現領先——即堅持手工制造工藝,重視工匠技藝的代代傳承并不斷推陳出新,用日本匠人的匠心、匠藝和匠才,將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

相傳,曾經有德國刃具制造中心索林根的刀具老字號企業前來日本,希望與東光舍合作,但被東光舍直接拒絕,原因是制造方針不同——德國企業采用機械生產,而日本東光舍則堅持手工制作。

  對產品制造永不妥協

說起株式會社東光舍(以下簡稱“東光舍”),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說起雞牌剪刀,卻是世界各國專業美容師的手頭利器和心頭之愛。

1917年,井上豐作在日本東京創立東光舍,專門為美容師和美發師生產專用剪刀,雞牌是東光舍剪刀于1921年推出的品牌。憑著對工匠手工加工技藝的執著,通過產品降低美容師的手的負擔,東光舍確保持續一個月以上剪刀鋒利。雞牌剪刀有兩個刀刃,使用者可以通過螺絲隨心所欲地進行調整。

?“通過絕不妥協的產品制造來獲得信用!”這是東光舍矢志不渝的經營原則。

令人驚嘆的是,憑借工匠老手的手腕和感覺,雞牌剪刀實現1‰毫米的精度。東光舍堅守手工加工的制造特色,堅持機械絕對不能實現的手工絕活兒,使得雞牌剪刀獲得了美容師、美發師極大的信賴。久而久之,人們記住了“雞牌”,反倒忘記了“東光舍”這個名字。

憑借小而美行銷天下

幾十年來,東光舍就是這樣默默耕耘在日本本土市場。

一個偶然的機會,雞牌剪刀開始行銷天下。有一年,一位日本美發師帶著東光舍的剪刀入學倫敦維達沙宣發型設計學校,學校的老師們一用雞牌剪刀就喜歡上了它,紛紛讓日本美發師代購,于是在沙宣學校流行開來。伴隨世界各地來到倫敦沙宣學校學習的美發師,雞牌剪刀開始流傳世界。

1975年,東光舍對品牌進行了再造,使用更加國際化的“jOEWELL”作為品牌VI(即品牌視覺識別系統),考慮到世界各地老客戶對雞牌的認知和喜愛,東光舍在產品上仍然保留了“雞”的圖形,眾多擁躉仍然用“雞牌”稱呼東光舍剪刀。

1977年,也就是東光舍創業60年之后,作為為歐洲各國客戶服務的第一窗口,東光舍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家代理店;1978年,東光舍開設美國洛杉磯分公司。一家小而美的企業,就像是朵朵蒲公英,隨風飄向世界各個角落。目前,東光舍在全球58個國家有正式代理店,成為日本小微企業國際化的代表性案例。

 百年匠心如一

應該說,一代代日本匠人技藝傳承,延續著東光舍的產品品質和事業根基。

2015年,東光舍董事總經理井上研四司撰寫的論文《美容美發及醫療用剪刀的剪夾動作關聯研究》獲得日本設計工學會的年度論文獎。在東光舍巖手工場,36名員工中有三人獲得了(日本)國家表彰的技術者并被授“現代名匠”紫帶獎章,有兩人獲得文科省的創意巧工功勞獎。歷年來,東光舍工匠獲得的國家級獎項不勝枚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家獨具特色的日本企業,近百年來卻一直保持著小微規模發展。從2015年4月的數據顯示來看,目前東光舍的資本金為1200萬日元(約60萬元人民幣),年銷售額8億日元(約4000萬人民幣),員工僅有50人。

相比不少中國企業一做就大、一大就亂、一亂就死的現實,東光舍追求獨特的、絕無僅有的企業定位,始終將掌握核心技術放在第一位,并且將企業控制在適度的規模,不盲目做大,扎扎實實地發展。雖然在絕對規模上較小,但在這個細分領域、局部市場上擁有相當高的占有率和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

這種“以小為美”的審美意識和始終始一的匠心精神,滲透在日本許多中小微企業中,綿延不絕。

 全球無差別的售后服務

“保證對您已經購買的東光舍產品承擔責任!”東光舍的售后服務也堪稱一絕。

東光舍為所有產品頒發“產品護照”,為客戶購買的所有東光舍產品提供免費修理服務,需修理的產品到達工場后,會在工作時間4小時內完成修理并寄出。

不僅如此。東光舍還在全球開設了若干個簽到診所,為客戶提供剪刀的研磨、修理和調整等服務,有免費修理和付費修理兩種。不僅是東光舍產品,其他公司的剪刀也可以在東光舍剪刀診所得到善待。修理一把右手用全長6.1英寸(15cm)以上的剪刀,收費僅3300日元(不含稅,約合人民幣165元),快遞費由客戶支付——與左手用剪刀收費一致,其他品牌的剪刀標準相同。

隱形冠軍的生存樣本

和中國的大多數創業者不同,日本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大多數源于自己獨特的技術或技能。他們能夠堅守在某一領域潛心鉆研、精耕細作,在核心技術的某個環節不斷積累,實現技術和應用的突破,從而走向世界的前沿。這顛覆了“大企業高附加價值、小企業低附加價值”的傳統規律。

日本日中振興貿易機構研究員、旅日華人丁可博士在《日本強大的基礎——匠人文化、職人氣質》一文中寫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每年都要評選“比較有活力的中小制造業企業300強”。2007年的評選名單顯示,300強中,單個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很高份額的有54家,在日本市場獨占鰲頭的高達109家。從這300強的行業分布看,零部件企業84家,機械制造企業77家,精密加工企業52家,僅這三個領域就占據了2/3強。這些企業都是默默無聞的,卻在各自的行業里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很顯然,日本的中小企業既不同于硅谷,也不同于瑞士或意大利。這些中小企業的主角,是一群擁有精湛加工技藝的隱形冠軍。

毫無疑問,東光舍的匠心精神,為中國小微品牌的生存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樣本。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