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元起家 “時尚女魔頭”要打造重慶版PRADA

  2009年7月1日下午四點半,重慶北部新區戴斯大酒店四樓宴會廳,穿著一身紫綠條紋時尚套裝的鄧曉琴忙得暈頭轉向。這一天,是她傾注了全部心血的品牌“依緹”2009年秋冬新品發布會的時候,模特的衣服如何搭配、整場秀如何編排、甚至晚宴的飲料用什么,她都一一親自過問。

  身為本土知名女裝品牌“夢之詩”的創始人,5年前,鄧曉琴開始了“二次創業”,開發新的高端品牌“依緹”,這個風風火火的重慶女人,決心要打造重慶的PRADA、LV……

  2萬元起步的銷售明星

  鄧曉琴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叫《京都紀事》,里面有個名叫孔繁苓的女強人讓她特別向往,“每次看見她穿著時尚套裝、踩著皮鞋‘噔噔噔’地走出來,我就想,我也要和她一樣的時尚、漂亮。”對美的追求讓鄧曉琴進入了服裝行業,從銷售人員一路做到經理。1994年,她帶著積攢的2萬塊錢辦起了自己的服裝廠,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夢之詩”。

  現在,“夢之詩”幾乎年年都是商場比較受歡迎的品牌之一,2003年到2005年,還拿過市內幾個大商場的銷售明星獎。但在十幾年前 “夢之詩”剛誕生的時候,鄧曉琴吃盡了苦頭。

  當時,為了能讓“夢之詩”打響名號,她每天都背著裝著幾十件服裝的蛇皮口袋,到百貨公司去求工作人員讓自己的品牌進入商場銷售。前面四次,完全沒人理會鄧曉琴。也許是被她的執著感動了,當她第五次出現在商場門口,一個工作人員開始和她搭話。經過努力,她得到了進商場開專柜的機會,之后幾年,“夢之詩”逐漸成為了重慶女裝中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淚水中的二次創業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大量國內外的著名服裝品牌蜂擁而至,迅速蠶食著重慶本地服裝市場。為此,鄧曉琴決定分別在意大利、香港注冊服裝公司突圍,創立了新的高端品牌——“依緹”。

  然而,“二次創業”的困難超出了鄧曉琴的想象。雖然憑著自己對服裝的執著感動了華人著名設計師王鴻鷹,把她請來當了公司的設計總監,更多的問題卻接踵而至,員工的觀念、資金的短缺,都讓鄧曉琴頭疼不已。

  “當年我用2萬元起步打下‘夢之詩’的江山時沒有哭,但是用2000萬創建‘依緹’時卻哭了好幾場。”哭過以后,鄧曉琴告訴自己不能輸,員工們都那么信任她,王鴻鷹甚至還把自己的100萬元存款全部給了她周轉,她不能辜負所有支持她的人。

  雖然開始并不順暢,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現在的“依緹”已經成為了都市新貴們的寵兒。

  重慶人自己的“PRADA”

  有一部電影,叫《時尚女魔頭》,劇中的米蘭達主編衣著時尚前衛,對工作又一絲不茍。朋友們有時就會和鄧曉琴開玩笑:“你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對自己對別人都要求那么嚴格,簡直就是重慶的‘時尚女魔頭’。”

  “我不是金錢的奴隸,只是事業的奴隸。”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才回家,在朋友們看來,生活已經很優渥的鄧曉琴完全不用這么拼命,平時打打牌、遛遛狗不是挺好的嗎。但對“一看到服裝就來勁、看到別人穿得漂亮就高興”的鄧曉琴而言,泡在衣服堆里工作,比打麻將更讓人覺得酣暢淋漓。

  雖然現在的鄧曉琴完全能過上被國際大牌環繞的日子,但她仍然堅持,只穿自己品牌的衣服,“干我們這一行的,如果穿其他品牌的衣服,簡直是一種恥辱。”在7月1號的秋冬時裝發布會上,鄧曉琴也穿著自己品牌的比較新作品,蝴蝶一般滿場穿梭。她要讓“夢之詩”和“依緹”成為“百年品牌”,創造中國版的PRADA、CHANEL……

  作為妻子的鄧曉琴:

  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建造自己的“時尚王國”,鄧曉琴比較感謝的人,是自己的丈夫。

  “說來很慚愧,這么多年了,我沒有為他做過一頓飯,兒子也全是他在照顧。”鄧曉琴時常在凌晨才回家,但是丈夫只會打電話提醒她注意身體,并不會因為她回家晚發火。

  鄧曉琴也愛把工作的喜悅與丈夫分享,每次召開新品發布會,她都會興沖沖地拿著設計稿問丈夫的意見。“如果沒有他的理解與包容,我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鄧曉琴的心中,事業和家庭并不是對立的,“家和才能萬事興。”

  作為母親的鄧曉琴:

  鄧曉琴的兒子今年大二,雖然曾經跟她說過,希望能來公司學管理經驗,但“狠心”的她卻拒絕了:“他來公司搞管理,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讓著他,這樣是學不到東西的。”

  現在兒子只能每天領10塊錢的實習工資,來公司做底層的學徒工,甚至還不能搭鄧曉琴的車一起去上班,要自己坐公交車。

  鄧曉琴這樣一個嚴格到似乎有些“苛刻”的母親,卻深得兒子的崇拜,“我的媽媽時尚又能干,是我的偶像。”面對兒子這樣的評價,鄧曉琴眼角有止不住的笑意。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