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莉婭服裝集團副總裁袁文坤:一生只為耶莉婭

一輛殘疾人專用的電瓶車,一副常年撫摸過的老花眼鏡,這就是她工作中寸步不離的兩件寶貝,跟隨她好些年了。

走進她的辦公室,沒有什么特別的擺設,很簡單的裝飾,奪人眼球的就是那張超大辦公桌,各種文件分門別類的摞在一起,質樸簡單的風格仿佛就跟她的人一樣。她正投入地跟同事探討工作,絲毫沒有發現我們已經在旁邊默默注視許久,一會兒翻看文件認真審批,一會兒舉起樣衣仔細端詳,一會兒拿起電話處理安排日常工作……

如果不是身邊同事的溫馨提醒,你很難把眼前的她跟殘疾人聯系在一起,甚至很難想象她曾經做過九次大手術,已經六十三歲了。她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她工作的視野里來回移動,神采奕奕的容顏就像有著使不完的勁兒,好像一只辛勤地蜜蜂正在一片美麗芬芳的花叢中,享受著,勞動著,努力著,眷戀著。

她就是山東耶莉婭服裝集團總公司副總裁袁文坤,已經伴隨著耶莉婭的成長,在風風雨雨中一同走過了三十多年,一位為服裝行業奉獻了自己大半輩子的老服裝人。

  疼痛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1998年初春的一天,她靜靜的躺在北京醫院的病房里,卻一直牽掛著公司的事務,剛剛做完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很成功,這天,成功做完這個手術,她又能夠重新站起來了,雖然這個手術是解決她腿病比較后的辦法,但是她任然感到很欣慰,終于還能在這繼續工作,不會放棄她比較熱愛的耶莉婭了。

可是緊接著面對她的卻不是那么的簡單,更大的挑戰、更艱難的事情還要再一次考驗她的意志,那就是要在功能恢復的時期學會走路,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難,人的本能怎么會輕易忘記呢?但是此時,輔助導管在還腿上扎著,每走一步都會扯著皮肉撕裂的疼痛,如果這期間不能走好路,那就只能在輪椅上,之前的努力就都前功盡棄了,這一百多天,她咬著牙堅持下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就是有如此堅強的意志,加上她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她的腿恢復的特別好,走路跟正常人看起來沒有兩樣。

經過一次次的挑戰,她終于輕松下來,第一時間就投入了工作。欣喜過后卻又是一陣沉默,醫生告訴她,這個手術一生只能做一次,換的人工膝關節只有二十年的壽命,雖然是可以走路了,但是不能彎曲行走,平路也不能多走,所以她要好好珍惜她的雙腿。

她想了許久,老天為什么就是不讓她好好的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呢?對于這一次重生的機會,她仍然選擇了不放棄,工作需要走路的時候可以通過電瓶車代替她的腿,只要腿使用率降到比較低,就能多走兩年的路,因為她還是希望能永遠在這里不停的走下去。對于困擾她十幾年的腿病來說,由于常年的勞累,她膝關節的軟骨頭全部壞掉,雙腿已經不能正常直立,更別說是正常的走路,每使一次勁,雙腿就要忍受膝關節骨頭之間相互摩擦的巨大疼痛。

也許你會說不就是勞累嗎?怎么腿會受到如此大的傷害?正常的走路時對膝蓋的磨損怎么會讓腿如此脆弱?但是你如果了解她這個人后,個性堅強的她在工作崗位上埋頭奮斗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才發現她這三十多年的勞累真的是在工作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基層一線的工作是她一直放不下的,她每天下車間已經是她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有人為她做過一個統計,辦公室到車間的直線距離單程有三公里,她每年有二百五十天以上的時間都會往返在這之間,就僅僅是工作期間,她靠雙腿走了將近幾萬公里的路,不管是腿病前,還是忍受腿痛的那十幾年,她從沒放棄走過。

腿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她腰椎的疼痛讓她再次去醫院做檢查,原來她腰椎部位長了個瘤,在醫院檢查治療的時候,她的腰椎有一塊已經被瘤吸收了,不能支撐起她的身體,比較終只能通過手術植入了兩個鋼板,才使她又重新撐起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革命從未停止過,她的身體卻一次次經受著病魔的侵害,現在的她天天吃著各種藥,定期做著各種檢查,各種病痛無時無刻伴隨著她,面對病魔的考驗,她從來沒有退縮過,也就是這種不屈不饒的精神使她擁有著非一般人的堅強。

  平凡的每天

早上五點多鐘,正是熟睡的時候,她便起床為家人做好了早餐,照顧好家人后急忙往單位趕,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雖然單位是7點半的上班時間,但是她還想早早的提前來到單位,因為她要在大家上班之前把工作都安排好。也就是這樣的習慣,使她總能在大家之前早一步完成工作,總能先見之明的判斷事情。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