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滔,1965年生,溫州永嘉縣人,奧康集團董事長。少年時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做過3年木匠,跑過5年推銷。1988年以3萬元起家,創辦了奧康集團的前身——永嘉奧林鞋廠。 2011年9月,當選溫州市工商聯主席、溫州總商會會長;2012年2月,當選溫州市政協副主席。
溫州企業這10年的成長猶如四季更替,經歷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的起伏。深處其間的企業,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幾年前溫總理來溫州考察時講過的一番話。他說:“溫州人有闖勁,有韌勁,遇到困難總是能克服。我相信,溫州人一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把事業做得更好。”
那是2009年8月下旬,當時溫總理也來了奧康。那時,中國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制造”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的處境艱難異常。
類似的話,溫總理后來也說過一次。去年10月初,他再次來溫州考察時說:“對溫州的發展要充滿信心,對解決當前的困難也要充滿信心。我們不能忽視遇到的問題,但不可一葉障目,而否定或者看不到溫州多年發展的積累,包括物質積累和經驗積累。”他又說:“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的發展靠的是挑戰自我、自強不息、篳路藍縷的精神。在新的形勢下,這種精神必將激勵溫州人民闖出一條新路,推動溫州經濟有更新更大的發展。溫州仍然充滿活力,依然大有前途。我對此充滿信心。”
溫總理這次來溫州的背景,是溫州剛剛經歷了一場空前的民間金融風波,一時間,高利貸、老板跑路幾乎成了溫州的標簽,甚至引發了“該不該救溫州”的爭議。
都說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風向標,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中國經濟一遇到問題,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溫州,會問溫州怎么樣?近年來,圍繞著“溫州是否衰敗”、“溫州模式是否終結”、“溫州產業是否空心化”的爭論始終不絕于耳。溫州不容易,溫州的企業和老板更不容易。作為一家生于斯長于斯的企業家,我對這種“不容易”感同身受。
但正如我辦公桌上的那個座右銘——“鳳凰涅槃,方可聲聞九天”,與大多數溫州乃至中國民企一樣,這10年,我們正一步步在超越中成長。如果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我想是:在經濟寒流來臨時,要學會“抗寒”、“冬泳”,而在躁動的盛夏,既要善于把握機會,更要冷靜,禁得住誘惑,學會“祛暑”。
贏在轉折點上
奧康從1988年成立至今,已經有24年了。在這24年里,我們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所以,我總結了一句話:人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贏在轉折點上。尤其比較近10年,我們經歷了幾個轉折點。
一是2003年投資10億元,在重慶璧山縣征地2600畝建西部鞋都。這是浙江企業在西部投資比較大的一個項目,也是我們跨區域進行產業轉移的一次嘗試。
那時,中央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剛剛啟動不久,我們承諾“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我包專機請了一些溫州企業家過去考察。誰知剛跟他們一說,不少人拒絕了。而后來到了璧山的人,看到即將建鞋都的地方,只是一片長滿野草、堆滿亂石的荒地,信心開始動搖,有人對我說:“我們可是相信你才跟你來的,可你看看,這樣的荒地上能生出金子來嗎?”
我一再解釋,但一些人還是不相信這樣的地方能誕生什么奇跡,甚至有兩位在璧山待了不到兩小時,就不辭而別,連夜返回了溫州。
經過數年建設,西部鞋都的幾期工程相繼完工,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戲劇性的是,當初不辭而別的一位企業家后來又主動找到我,希望能給個進駐西部鞋都的名額。
另一個轉折點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是皮具產品供應商,禮儀小姐和旗手們腳下穿的鞋,就是我們設計制造的。這張入場券來之不易。從2000年悉尼奧運開始,我們就希望擠進這個代表世界商業舞臺的體育盛會。先是像農民給紅軍送糧食一樣,給2000年奧運會送去幾萬雙鞋子。
從某種程度上講,贊助奧運算得上這個世界比較昂貴的贊助,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成為一次“燒錢運動”。但我說,奧運有多遠,奧康就能走多遠。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助力奧運,為奧運做貢獻;二是借力奧運,讓奧運資源為我所用。
去年6月,經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局批準授權,我們產的皮鞋、皮包、皮帶等產品被選入“313特制專供禮品”,也就是俗話說的“國禮”。
老虎和獅子的游戲
這10年來比較大的事件,毫無疑問是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轉眼10多年時間過去了,入世的利弊已經不再是人們經常討論的問題。但回首過往,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入世給中國企業和產業帶來的不只是機遇,更有開放之后的競爭壓力。
2003年,當外界還在討論中國制造業面對國外企業將何去何從的時候,我們讓人吃驚地與有“世界鞋都”之稱的意大利鞋業第一品牌GEOX簽約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GEOX合作,是爭取來的。當時,它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圈定了包括我們在內的多家國內企業展開考察。這些企業中,有幾家無論名氣、規模還是實力,都比我們強,而且GEOX的行程把我們定為比較后一個考察對象,甚至一度有人提議不用再浪費時間過來了。但我們的誠意比較終打動了他們。
如果說與GEOX是合作伙伴,那么與歐盟就是一場戰爭,一場堪稱曠日持久的戰役。入世后,歐盟鞋業排擠中國鞋的情緒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