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體育運動服裝設計師,馬迅認為:體育服裝與一般的時裝不同,體育服裝更強調時尚性與功能性的結合,要對體育有興趣,不斷參與其中。
“公司有獨立的人體工程學研發(fā)團隊來提供技術保障,同時,我們跟運動員也有很多的交流。設計師需要與運動員有溝通和交流。比如,設計師跟郭晶晶談她所喜歡的顏色、圖案時,她甚至會把比較喜歡的比賽服拿給我看,郭晶晶更喜歡深一些顏色的,這是跳水項目的特點決定的。而男運動員對運動服的功能性更感興趣,對設計上的意見比較低調。因為我們提供的服裝設計也不是一個款式,有很多款式,在我們拿去給運動員選擇之前會有一個公示。另外,他們的意見是我們設計的重要參考,我們會尊重他們的意見,但絕對不是完全按照他們的意見來設計?!?/font>
2001年進入李寧工作的設計師馬迅,見證了這些年來李寧出現的一系列重要變化。7年之中,他的一次偶然辭職,戲劇化地成為李寧公司設計思路調整的分水嶺。剛開始幾年,馬迅的工作節(jié)奏非常快,產品設計更新換代頻繁,但有一天,他突然發(fā)現自己“想不明白了”,于是他決定給工作畫一個休止符,把長期積累的問題理清楚。
4個月后,當馬迅帶著很多構想重返李寧的時候,恰好趕上公司的專項部成立。這個部門的設立,意在立足高端產品的設計研發(fā)。馬迅也順利成為專項部籃球組兩位主要設計師之一,另一位就是后來“飛甲”的設計師鄭永先?!皩m椷@邊一年只需設計三款鞋,時間資源充分保證了設計質量和研發(fā)質量。”
事實上,專項部的設立,不過是李寧專業(yè)化之路順理成章的一步。早在2002年,李寧就定下了專業(yè)化的發(fā)展策略。這一方向的探索,后來被2001年起上任的CEO張志勇歸結為,產品應該讓專業(yè)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免受運動傷害,提高運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