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網絡滲入日常生活中,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網絡營銷的作用。在洶涌而來的網絡大潮中,服裝企業也紛紛加入試水大軍,希望從網絡中找到新的掘金機會。在第十八屆服裝服飾博覽會上,記者有幸次采訪到了芭黎地鐵服飾有限公司網絡營銷負責人王少輝先生。
芭黎地鐵服飾有限公司網絡營銷負責人:王少輝
在芭黎地鐵女裝展位上,我們看到這次以“春”作為服裝設計元素,粉嫩的綠與白搭配感覺清新,黑與白相結合又再一次抨擊時尚。
據王少輝介紹,上個世紀歐洲時裝開始影響到中國,“芭黎地鐵”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成立了芭黎地鐵服飾有限公司,同時建立了產品研發中心及運營中心。
芭黎地鐵女裝在主體風格上追求“時尚”,“優雅”,“舒適”,設計理念上倡導“創新”,注重產品開發的自由互搭性,以時尚幽雅女性著裝需求為根本,確保獨有的版型特色。
公司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全面實施品牌戰略,在很短的時間里“芭黎地鐵”逐漸成長為集設計,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女裝品牌服飾企業。從公司成立起始,一直致力于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專賣店,年銷售額穩定發展。
“僅僅致力于實體專賣店是不夠的,必須兩條腿走路”,王少輝笑言。正因如此,公司計劃在2010下半年積極發展網絡營銷。
談到網絡營銷,王少輝滔滔不絕:傳統服裝品牌的營銷戰略意圖不同,開展電子商務的功能定位當然也就不同。每個立志發展電子商務的傳統服裝行業,均需明確自身的差異化定位,至少可以細分為以下三種:
(1)品牌展示平臺:作為傳統服裝品牌線下推廣的有益補充,企業網站甚至官方網店的建設,成為與現實和潛在顧客開展線上品牌溝通的一個交流窗口和互動平臺,對于增加品牌知名度、強化品牌美譽度和提升品牌忠誠度發揮關鍵作用。此時企業網站或官方網店強化的是品牌互動交流和形象展示的主要功能,基于電子商務的在線交易功能退而求其次。
(2)過季貨品處理平臺:作為處理品牌總部、區域代理商過季貨品庫存的特賣場。目前眾多傳統服裝企業實行期貨訂貨會模式,企業本身發展直營店存在部分庫存壓力。
同時作為渠道合作伙伴的區域代理商層面,因為總部貨期延后、自身訂貨偏差和下游加盟商取消預訂期貨等各類原因,導致渠道庫存壓力日益沉重,已經嚴重影響到代理商的資金回籠,也連帶威脅到企業對代理商的信貸資金安全。
目前服裝企業一般要求代理商自行處理庫存,部分企業嘗試以代銷方式協助解決,包括集中調劑至企業自身的直營區域直營店打折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一方面影響直營店正常銷售,庫存消化成效不明顯,另一方面會對當季新品銷售產生直接影響。而依托網店銷售,將各個區域代理商積壓庫存貨品集中設置為網上特賣場,恰恰滿足了網店銷售價格優惠、地域覆蓋不受限制的消費特點,同時過季貨品和應季貨品有效區隔、網絡消費群體與實體專賣店消費群體有效區隔,不會直接損害當地品牌專賣店的美譽度。
(3)當季貨品銷售渠道:作為現有線下實體專賣店的有效彌補,開設網絡銷售,承載現實而直接的銷售渠道功能。
網絡平臺上的信息傳播廣度與深度,是其它媒體所不可比擬的。更為重要的是,網絡不僅只是媒介,為企業提供品牌宣傳、產品推廣的支持,同時網絡更代表著一個快速崛起的新渠道。
網絡更是一種互動平臺,為消費者建立起與品牌溝通的橋梁,成為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的新手段。它帶給消費者的,不僅是信息的便利,也引發了消費模式上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城市白領和年輕一族,喜歡通過網絡去了解掌握品牌相關信息。網絡營銷已經越來越左右消費者的品牌選擇。”采訪快結束時,王少輝表示。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兩條腿”走路的芭黎地鐵一定會漸入佳境,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