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普:服裝紡織女工在平凡崗位上編織不凡人生

同千千萬萬紡織女工一樣,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織造車間丙班值班長楊普看上去樸實無華,在平凡的擋車工崗位上兢兢業業;同千千萬萬紡織女工不一樣,楊普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創新,總結出與時俱進的操作手法,憑著嫻熟的技藝榮獲“技術狀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而這一次斬獲“中華技能大獎”無疑成為楊普在平凡崗位上收獲的比較不平凡的榮譽,那枚沉甸甸的純金獎章彰顯了“行行出狀元”的不朽意義。

透過楊普的講述,記者深切感受到這個29歲女工的成功完全建立在汗水和智慧之上,她所認為的“幸運”成分并不多。在勞動強度極高的布機擋車工崗位上,她十年如一日,刻苦鉆研操作技術,在各項操作技術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后獲得“河北省技術能手”、“河北省布機擋車工技術狀元”、“燕趙技能大獎”、“河北省建功立業標兵”、“河北省五一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針對生產實際,她總結出“掐頭快而挺、搭頭繞圈小、壓紗拉紗準、動作要連貫”的“機下打結”要領口訣。在日常處理斷經、斷緯停臺中,她琢磨出點梭、滑筘等操作方法,對新型織機操作法進行了創新和改善,使該工種操作法提高了一大步。

2000年,楊普進入常山股份棉四分公司。“我很幸運,一進廠就給‘全省勞動模范’當徒弟,學到很多本領。”談笑間,楊普對師傅的感激溢于言表。對于擋車工來說,比較能體現技術水平的環節是“打結”和“穿筘”。為了練就扎實的操作僅能,楊普比別人多付出了幾倍努力。別人練1小時,她就練3小時;別人接500個,她就接1000個。經過不懈努力,她的接頭成績達到每分鐘35~38個,比部頒標準提高了一倍。

為適應現代紡織業發展要求,楊普自學了《棉織基礎》、《紡織材料學》、《織布質量控制》等教材,利用業余時間參加成人高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憑借多年積累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她對新型織機操作法進行了創新和改善,總結出“雙手交叉、主動引緯”、“循環筘穿筘法”、“針對不同品種重點檢查的靈活操作法”等操作技巧,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保證了產品質量。從2000年進入紡織行業,到2009年開始培訓和管理學員,楊普在擋車工崗位辛勤工作8年來,累計超產棉布近20萬米。

走上培訓師崗位后,面對沒有任何生產經驗的新學員,楊普耐心講解,言傳身教,大到巡回路線怎么走,布面經紗怎么查,小到一個處理停臺的動作,她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學員。僅用了短短兩個月的強化訓練,楊普帶的首批學員就上車頂崗,操作技術有的已達能手、優級手水平,試生產的21個高難、復雜訂單產品全部按時按量交單。作為企業比較年輕的高級技師,楊普帶領她的學員們熟練掌握織機構造、原料特性和織物性能,輕松駕馭時下比較先進的噴氣織機生產出牛奶纖維、漢麻纖維、天絲、莫代爾、羊絨、甲殼素等新型纖維面料高難訂單產品。她發明的操作法也成為新員工入廠的培訓教材。

織造設備和原料的不斷更新換代對擋車工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楊普告訴記者,現在的擋車工不但要了解新型纖維原理,還要掌握微電腦設備的操作技巧,哪一個環節有所缺失都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為了縮短停臺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楊普結合新型織機操作法,從擋車工處理停臺和細節上下功夫,總結出“機上打結不超過5毫米”、“雙手交叉,主動引緯”等操作技巧,自創了“雙套”手法。借助這些不起眼的操作技巧,楊普和她的學員處理斷經速度由標準的45秒/兩臺車提高到26秒/兩臺車,斷緯速度由標準的28秒/兩臺車提高到18秒/兩臺車,班產提高了2200米,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500萬元。

2010年,楊普成長為一名基層管理者,她把提高輪班整體操作水平、保質保量完成班組各項生產指標作為新的奮斗目標。在帶班過程中,她結合生產,組織開展了“結經工產量攻關賽”、“修機工維修擂臺賽”等活動,搭建練兵比武平臺,營造出崇尚學習、提高技能的氛圍,全面提高了輪班100多名青工的綜合操作水平。她帶領的班組中,擋車工的“優一級手”率達90%。

“我能獲得一系列榮譽,離不開企業的培養、同事的幫助和支持。我能做的就是發揮自己的特長,把一身本領傳授給新工,帶動更多人才為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集合我們技術工人的力量推動紡織強國早日建成。”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這一至高榮譽后,楊普有了更高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過程依然很平凡,而成就勢必不凡。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