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蘭品牌家紡錢玨紅 在不斷創新中薪火相傳

一方面,在她看來,母親帶給她的,除了優越的條件和平臺之外,更多的是人格魅力的感染,這鞭策著她不斷往前;另一方面,在她那里,肩負著的是優秀的傳承,是義無反顧的責任,所以她選擇勇敢戰斗。

錢玨紅說話很實在,笑起來也很爽朗,坐在對面的她,簡簡單單的裝扮,看上去很舒服。在夢蘭,員工親切稱呼她為“小錢總”,自己跟母親姓,弟弟跟父親姓,他們各自在公司分管一部分工作,成為母親錢月寶得力的左膀右臂。

18歲就進入夢蘭工作,一直呆在母親身邊的錢玨紅,深刻感受到母親的成功模式不可完全復制,就像她和母親無論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別,但她同樣也是精明能干,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她一直將母親視為夢蘭的精神支柱,更是自己的人生導師,她說:“母親的人格魅力塑造了夢蘭今天的企業文化,而母親的人品、為人處事的方法也一直都在感染著我,這些需要在心里慢慢感受,并真正融為我自身的一種思維方式,這些是一定要傳承的。”其實有些時候,堅持比改變更難,而錢玨紅的能力就是能將這兩者平衡很好。

 成長之道

也許,從錢玨紅進入夢蘭的第一天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徑已注定不同。

學校畢業后,她沒有選擇進入母親的公司工作,而是先在外面一個相對來說,規模比當時的夢蘭大很多的企業干了幾年,后來因為公司要搬遷,母親就順勢提出,希望她能回到夢蘭工作。對此,錢玨紅有些猶豫。

“我當時是不怎么太想回來的,因為那時夢蘭的規模很小,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和人員素質都與我之前呆過的企業有很大的距離。正是因為這種對比,對我來講,如果回來工作就像是自己降級了一樣,所以我還是有些不情愿。” 錢玨紅很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當時的想法。

那一陣子,她一直處于比較迷茫的狀態,腦子里總是在想“回去到底對不對”,對于未來,她原本還有很多自己的設想。但也許是因為當時年齡還小,更考慮到父母都希望她回去,“那就回去吧。”錢玨紅比較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剛進入公司,錢玨紅感覺很不適應,“當時廠里的員工都是農村的繡花女,我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跟他們沒有什么話可以講。”這讓她苦惱了一陣子。因為廠里的員工從小看著錢玨紅長大,也都把她當成小孩子一樣看待,現在要跟他們在一起工作,錢玨紅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對話。母親看出了她的心思,也并沒有急于給她提出什么要求,只是讓她先在企業熟悉一下環境,慢慢適應。

心態漸漸平穩之后,錢玨紅沒有立即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是開始什么都嘗試,或是簡單的整理工作,或是安排生產計劃,或是產品質量把控,或是跟師傅學修機器⋯⋯完完全全就是學徒的身份。漸漸地,她也從中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上的興趣點和優勢。“現在回想起來,也正是因為當時什么都做,才能跟每個崗位的員工都建立了很好的感情,他們也慢慢接納了我,認可了我的能力,我也慢慢融入到了這個企業當中。”錢玨紅非常感謝之前的那段經歷。

錢玨紅說:“我的性格就是要做的事情,就會非常的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把它做好。”當然,這絕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她的成績證明一切。

 創新的重量

夢蘭,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錢月寶女士的帶領下,從幾根繡花針起家,進入家紡行業持續發展至今,已發展成總資產達26.96億元,以家紡產業為主體的跨行業多元化企業集團,夢蘭今天的成績有目共睹。而作為夢蘭的創始人,錢月寶近幾年逐步把自己的工作重心和精力放到考慮集團整體的發展戰略和企業轉型升級的規劃布局上面。而夢蘭家紡這個傳統優勢產業的具體工作,就更多落在了年輕一代的身上。

低調行事是錢玨紅遵循的方式,她很少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的母親。很多認識十幾年的客戶,到現在都不清楚她就是老板的女兒。在公司,她與母親也就是領導和員工的關系,希望的是盡量淡化自己身上的家族痕跡。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