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改革開放三十年有獎征文
1989年,我正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中國經濟出現自南向北的“搶購瘋”現象,物價不斷上漲,從做電纜生意開始創業,5年后,我積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回到了家鄉,開始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
80~90年代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成為比較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看到這樣的大好前景,我就想,如果能夠辦一個服裝廠,不僅可以出國還可以創國際品牌,那該有多好。沒想到后來美夢成真。
我出生在河南鞏義市回郭鎮,一個素有“繡莊村”之稱的美麗鄉村。我的伯母是繡花領頭人,帶領全村人為門簾、窗簾、床邊、電視機罩等繡花,由于具備這樣的人力資源優勢,就激發我回鄉做服裝的欲望。
●“五”顧茅廬 創立西服廠●
那時,我頭腦中只有一個要做服裝的輪廓,卻沒有具體可操作性的東西,是要選擇做毛衣還是夾克,不得而知。直到有一天,鎮上的一家裁縫店給了我啟發,它讓我看到了服裝加工的遠景和希望。
那是一家專業訂做西服的裁縫店,每天都能看到裁縫店里顧客盈門,生意異常火爆。出于好奇,我特意走進裁縫店,結果發現一套西服的價格在160—220元之間,百元以上的高價位竟然大受顧客歡迎,我甚是吃驚。為此,我專門為自己定做了一套西服作為體驗。
西服為何會如此暢銷?這不得不引發我深入思考。伴隨著改革開放,西服逐漸取代了中山裝,吹拂著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春風,整個社會的審美發生了很大變化,穿西服不分階層,從平民百姓到各級官員,人人都要穿西服。有意思的是,出國旅游還要穿西服打領帶。西服文化已成為一種盛行的觀念,成為一種改革的符號。于是,靈感在一瞬間閃現:如果以流水線的形式開個西服生產廠,何愁利潤不豐厚呢!而且,盤點當時的河南,除了鄭州一家西服總廠之外,專業的西服生產尚未起步。經過一系列地思考,可以說是多種因素促使我去做西服加工。
為了實現高起點,我去溫州考察了3個月,走訪了數家規模型服裝企業,對服裝的設備、面料、生產、銷售等諸多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嚴密的考察。考察結束之后,我已為西服工廠準備好了廠房、設備、員工,乃至面料。然而,畢竟不是本行,沒有技術人員,無法開工生產。
劉玄德三顧茅廬請諸葛,我為了請溫州裁縫卻去了五次。比較后,裁縫師傅直言相告,他開那家服裝店每年贏利五萬元,不舍得去給我打工。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六萬元年薪請他,怎么樣?六萬元,在一個小鎮之上,在80年代,作為單個人的一年工資發放,確實聳人聽聞。那個溫州師傅不再推托,一口答應了。
我的西服廠著實令溫州師傅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這個小鎮之上竟能籌建出這樣一座設備先進而且頗具一定規模的西服廠。參觀結束后,我拿出一摞三萬元的現金放在溫州師傅面前,告訴他說:“我預付您半年工資,余下的一半按月結清!”
就這樣,河南三帥制衣有限公司誕生,為我的服裝創業路上邁出了第一步。三帥制衣承襲了溫州師傅量體訂做西服的運營思路,我更加注重西服的質量和相關的服務。于是,短短一年,鞏義市乃至周邊縣市,包括身居省會鄭州的各方人士都蜂擁而至三帥,能穿一套三帥西服成為成功人士著裝的標志。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在當時成為了河南服裝業的先驅。
●市場沖擊下的“又一村”●
兩年后,我的西服生產進行的紅紅火火,人們對西服的崇拜達到了高潮,我們從個人訂做擴大到團體訂做,業務發展到比較高峰。伴隨著中國理性消費時代的來臨,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穿著上不再跟風,開始出現自我的獨特審美模式,逐漸擺脫“一邊倒”現象。
1998年,面對人們審美觀念的驟變,西服逐漸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公司的訂貨逐漸下滑。加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南方服飾以更大的力度傾銷內地,我開始漸漸感覺到了市場的壓力。
不循規蹈矩永遠是三帥的從商法寶之一。當西服有式微之勢的時候,我注意到了制服是一塊少有人分食的蛋糕。隨著政府部門依法行政日趨規范化,以及眾多大型商業機構在內陸開設分支機構,它們對工作人員或員工服飾的統一要求,為制服產業提供了大好的發展空間。
為搶得市場先機,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公司研究決定,我們的業務范圍從西服擴大到標志服訂做。
但是這一次,我清楚地知道,僅憑標志服還不足以一勞永逸。可以想見,不用幾年,就像西服市場被分割一樣,還會有其他對手與我們分庭抗禮。
為避免陷入市場被分割后的被動局面,我一邊繼續經營制服訂制,一邊深入市場了解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態勢,2000年我終于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那一年,有朋友透露一條消息:鄭州有幾家做女褲的公司發展勢頭不錯。我不覺眼前一亮。女褲作為一服裝單品,一直游離在我的視線之外。
兩年后,我一邊繼續經營制服訂制,一邊開展對女褲行業進行認真的調查。數月的考察,通過總結得出這樣的結論:女褲行業是服飾行業中一個新的朝陽行業,它必然會在短暫的幾年內形成自己的較為穩定的產業格局;鄭州將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比較具影響力的品牌聚集地之一;已有不少的公司在緊鑼密鼓,意欲上馬女褲項目,如果打算加入混戰,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正是基于這些考慮,我決定先按兵不動,再做些觀察。
很偶然的一次機會,我發現竟然有女褲的專賣店開到了我們公司所在的回郭鎮,而且連我自己的員工也穿上了品牌女褲。我驚詫于這個行業的發展會如此迅猛,甚至仿佛在剎那間聞到了這個行業的火藥味。但是我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分辨出我看到的是不是一種行業繁榮的泡沫乃至幻像,在了解這個行業到底能昌盛多久后,我已經為未來把了脈,決定放手一搏!
●不走尋常路●
沖擊果然在2003年春天倏然來臨。橫掃一切的“非典”使整個國民經濟為之一顫,女褲自然也難逃幸免。之前紛紛盲目上馬的女褲企業多因估計不足而身陷泥潭。看著猛然冒頭的不少女褲企業無暇自顧,甚至有人預言女褲是決然難以做大的行業。一時間,各種流言不絕于耳,以至于“非典”之前發展不錯的女褲企業竟也動搖了信心。我反而更加堅定了進軍女褲的決心,因為我相信自己的感覺,一場“非典”猶如寒霜冬雪,過去之后自然是姹紫嫣紅的春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2004年尚在春寒料梢,女褲市場已是春意盎然了。
很偶然的一次機會,鄭州服裝業的一位朋友找我為他做女褲加工,這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對目標尋求的欲望,更不啻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承諾不賺一分錢為他做4個月的外加工。朋友欣喜若狂,卻不了解我的心思到底意欲何為。一筆單子下來,我對女褲的生產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在我的帶領下,一個名為“杉帥”女褲的品牌悄然誕生。對三帥來說,盡管已經是第三次市場擴展,但我們不過是女褲行業的新兵,行事一直保持低調。
打擊還是出乎意料地到來了,2004年下半年,杉帥第一批女褲下線流向終端即出現滯銷局面。轉產之前,我已經做好了跌倒的準備。當開門未紅成為現實之后,我變得更加清晰和理智。對公司所有的中堅力量進行分析之后,比較后總結出失利的原因所在:產品遠離市場!當時已至秋季,而我們所開發的產品全然沿襲當年春季暢銷的風格以及面料。秋季的失策已然成為現實,我們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冬季。在汲取前者教訓的基礎上,我廣泛搜集時尚信息并揣磨市場規律,進而對冬季女褲面料以及設計風格做出預期,并下令生產線火速生產。結果,帥杉女褲在市場上一時風行,各地代理高返單頻頻。我們終于打了第一個勝仗。
2005年尚未到來,我們已在為下一季的產品研發進行調研,同時為上一年的滯銷庫存設計銷售方案。當時有人勸我,哪個服裝公司都不可能沒有庫存,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下一輪市場的開拓和新品的研發上面,不可因庫存問題而使前兩項受到影響。我的回答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做西服、做標志服都是訂做,當然沒有庫存,我也不習慣有庫存的狀態。我相信既然存在問題,就一定有解決之道。
以鄭州為中心,我在周邊各縣設立了十余個折扣店,將2004年所有的滯銷產品全部分散進行傾銷。此時又有人置疑:“作為一個新生品牌,在品牌形象尚未確立之際展開這樣聲勢浩大的打折活動,恐怕會有損品牌形象。何況,如果這種方式一旦形成慣性,這折扣店怕是要永遠開下去了!”
我告訴他們,我只允許杉帥出這一批庫存!別人自然不信,我知道必須以事實證明這是可以實現的目標。兩年的時間證明,我沒有口出狂言,我對流行趨勢的準確把握使得杉帥至今幾無庫存。
規范、速度、高度、以及顧客的認可度是我對三帥一個有機和諧體的運營要求。在杉帥品牌運作的把握上,我堅持兩個原則,新品的開發風格必然以我為主敲定;銷售網絡必然不向專賣轉軌。
我相信自己對這個行業有著員工無法比擬的熱情和專注,因此我堅信自己的判斷會正確無誤。當某一項事物刮成一股颶風之時,必然攜裹一些東西從高空拋下。我不想讓杉帥經受這種高空墜落的磨難,所以我不會讓杉帥盲目隨風而動。
與發展速度相比,我更看重的是品牌前進的步伐是否穩健。女褲傳播速度快,其核心競爭力仍是質量,消費者體驗了就會知道其中的利害,廠家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我賣的是質量,不是款式,只有質量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如果站在其他品牌的觀點看杉帥,也許會以為杉帥沒有走一個女褲品牌應該走的道路。但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杉帥不過是要走自己的道路罷了。
(作者系河南三帥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西裝到女褲的嬗變
2013-06-20
同類品牌資訊
更多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以及網友投稿,本網站只負責對文章進行整理、排版、編輯,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及其合法性,請讀者僅作參考。如內容有侵權、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最新資訊
掃一掃關注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