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時裝設計,“謝鋒”是一個不能繞過去的名字。從80年代搖滾老唱片、現場搖滾音樂會的video及電影中獲得靈感,謝鋒帶給了我們富有開創性的新設計理念,這其中,十幾個利用哥本哈根皮草高級毛皮所設計的款式成功地給本次走秀設定了基調——搖滾主題一展華麗態勢,將世界比較富盛名的哥本哈根皮草公司的高級皮草完美的融合到設計創意之中。
2006年,謝鋒創立的服裝品牌“吉芬”,受邀參與巴黎時裝周。那是中國設計師第一次登上世界頂級秀場的舞臺。2008年3月12日,謝鋒第四次帶著他的作品出現在巴黎時裝周上,人們對他,也早已不再陌生。
被巴黎時裝周組委會選中,對于謝鋒來說,縱然不是舍我其誰,多少也是意料之中。謝鋒的作品令巴黎人驚艷不已。誰也不能說他的作品僅僅是靠著強烈的“中國特色”取勝,正相反,謝鋒從未以明顯的中國化風格示人。在謝鋒的作品中,沒有夸張另類的設計,一些評論家甚至這樣評論他的作品:“在吉芬的設計中有一種隱藏的性感……在一些模特身上,他把兩個極矛盾的東西,性感與天真結合了起來。”
在謝鋒看來,對于“性感”的認識,東西方并不一樣。西方人講究的性感是張揚的、外露的、直率的,而中國人的性感則正好相反,在于隱藏,有時候甚至是一種隱喻式的美感。骨子里,謝鋒是一個很重視中國傳統的人,但他并不強調純粹的中國元素,他相信時尚中始終帶有時間感、時代感,“上世紀90年代初曾經流行過政治波普元素,但現在你不能再把它拿出來,是吧?”謝鋒很欣賞導演李安,因為他們共同相信,只有在流行的形式中把握中國審美內涵,才能夠比較終被國際接受和認可。作為設計師,應該使用一種國際通用的設計語言,恰當地運用多國元素,正如謝鋒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中式的細膩、日式的精致以及法式的優雅,“混搭”是它們的外殼,真正的精髓在于找到不同的文化中的平衡點并把它們結合在一起。
Q:怎樣評價目前中國服裝設計領域的現狀?
A:第一代中國設計師創業精神很強,自己創業、創品牌;更年輕的設計師大多數有國外讀書的經驗,能力很強,但相對來說商業能力弱一些。這是一個集團化和大規模生產化的時代。我個人希望,兩者能夠結合起來,既有自己的原創性,同時還能與市場結合。
Q:中國設計若想得到更多國際認可,設計師們還應做出哪些努力?
A:這不僅是設計師的問題,應該是整個環境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美與經濟無關,非洲有些地方,人那么窮,他還是喜歡削一個非常漂亮的木碗來吃飯。我在國外參加發布會,看到大牌背后都有各國的商家贊助標志,而我背后空空如也。如果要提升中國設計的能力,要提升人們的審美能力。
Q:對“創意中國設計展”怎么看?
A:這代表對我們的認可在逐步提高。時裝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因為時裝和其他設計不一樣,時裝的流動性很強,傳播能力很高,它牽涉到人們所有的生活。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走出國門,展示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