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維人體運動捕捉系統、原子質譜儀、電子舌等百萬級研究設備在這個項目中進行著跨界研究,各企業的技術咖們紛紛嘆道:“幾千萬的設備啊!” “羨慕!”“在歐洲也沒見這么齊啊!”“聽說他們還有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庫……”對于技術咖們來說,AWE2016上召開的“2015年度‘中國人的好產品’結果發布會”,不只是一場充滿榮光的嘉獎儀式,更是一場低調而華麗的技術秀。
據悉,“中國人的好產品”是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電器》雜志社共同打造的國內比較試驗品牌,秉承獨立、客觀、公正的態度為廣大消費者服務。家電產品的比較試驗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但技術組織方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這兩年半內卻邀請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內10余位博士、博士后一起參與,調用了價值幾千萬元的測試研究設備,使用了“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庫”等基礎性大數據資源。如此高的研究規格中包含了哪些“黑科技”?這些“黑科技”是如何通過消費者生理、心理、認知和行為習慣來評價產品的?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王若虹總經理在發布會上一一做了解釋。
“中國人的好產品”包含三大測評技術:人類工效學技術、使用中能效測試技術和感官評價技術。這三大技術均以消費者為出發點,從三個方面對產品進行評價。
當下的家電消費,體驗為王,人類工效學技術可根據消費者的心理、生理和身體結構等因素,研究消費者、產品、環境相互間的合理關系,科學全面地分析產品是否能讓消費者安全、健康、舒適地使用和生活。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合作團隊——中標院人類工效實驗研究中心,擁有投資近4000萬元的六大實驗平臺(人體測量平臺實驗平臺、生物力學實驗平臺、可用性與人機交互實驗平臺、感知工效實驗平臺、認認知工效實驗平臺、虛擬現實與仿真實驗平臺)及中國人體尺寸數據庫,十幾年來牽頭起草了多部以使用者滿意、感受舒適為出發點的國家標準。在硬件、技術、數據、標準上具有絕對的權威。
家電產品的能源消耗既關乎國家的節能減排,又關乎消費者在產品使用中的經濟支出。產品在實驗室中與產品在家庭中的能源消耗差異曾經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年來承擔了節能產品認證、國家節能政策支撐等工作,在節能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科研、開發、應用、服務工作。通過對我國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調查,根據實際的家庭環境及用戶使用習慣等因素進行了科學的實驗設計,開發了使用中能效測試技術,用比較科學真實的數據揭示出產品在家庭中的用能情況,為產品的能效開發開拓了一片廣闊的領域。
對于具有食品加工或保鮮等功能的家電產品,只有抓住了消費者的舌尖,才能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心。中標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中標院食品感官分析實驗室,通過“多維空間融合質量評價技術”(簡稱感官評價技術)對產品存放或加工出的食材,進行了包羅色、香、味、質地、水分、營養等要素的多維分析,對“舌尖上的品質”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判。
據了解,在本次發布會后,兩部通過“中國人的好產品”比較試驗項目測評研究孵化形成的國家標準——“智能家電的工效學設計要求與測評”和“室內人體熱舒適環境要求與評價方法”將在今年上半年發布。同時,該項目正在繼續擴大產品領域,整合多方平臺,將通過多種形式走進產品賣場和用戶家中。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人的好產品”比較試驗項目已呈現出大眾消費者、國家標準和產業鏈多面布局的形態,其對中國家電業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不容小覷。